咏花诗词之《初见杜鹃花》全诗原文鉴赏
苏世让
际晓红蒸海上霞,石崖沙岸任欹斜。
杜鹃也报春消息,先放东风一树花。
这是一首描写作者第一次见到杜鹃花时留下的美好印象。“际晓红蒸海上霞,”是写杜鹃花在黎明时看去,真象刚出海的红日映照的朝霞一样。“石崖沙上任欹斜”是写杜鹃花不择生地,因势乘便,散漫倚侧,石崖上,沙岸旁,烂熳皆是。对着这一片片遍地如火、艳如朝霞的杜鹃花,作者心中感到了春之呼唤,情绪为之昂扬:“杜鹃也报春消息,先放东风一树花”。杜鹃也是报告春天信息的,在东风中先开放了一树树鲜艳花朵。诗人此时心中,毫无疑问也掠过了蜀帝杜宇魂化杜鹃,杜鹃啼血滴而成花的传说,但没有就此发挥,没有就悲悲切切的传说落笔。“杜鹃也报春消息”中“也”字表明,作者在力图抹掉这传说在自己、当然也包括读者心上留下的凄苦形象的影子。寒梅斗雪迎春也报春,迎春黄花也报春,都可称报春花。作者见到这么红艳如海上朝霞的杜鹃花,不禁为之高喊“杜鹃也报春消息,先放东风一树花。”替杜鹃花正名、争名,充分体现了作者见杜鹃花喜而爱之、歌而咏之的激情。
咏杜鹃花诗作历来好在蜀帝、啼血上作文章,多也写得凄楚动人。苏世让这首诗特点就在于忠实地记录了他初见杜鹃花时的欣喜心情,这种心情之切,并不是因为他无知于杜鹃花的种种传说,而是力求摆脱这种种传说的习见,写出自己的礼赞和感受,从这个意义上说,苏诗是成功的咏花之作。
-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则谓所怀
名言: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
戏曲·李玉传奇《闹诏》 (贴青衣、小帽上)苦差合县有,惟我独充当。自家吴县青带便是。北京校尉来捉周乡宦,该应吴县承值。校尉坐在西察院,本县老爷要拨人去听差,这些大阿哥,都叮嘱了书房里,不开名字进去。竟
-
埃及人的服饰种类、式样繁多,男子服饰尤其引人注目。有人穿东方敞袍和长袖长衫,戴缠头巾;有人穿长袖长衫、敞袍,头戴土耳其式带黑穗的红毡帽;也有人穿长衫戴便帽;还有人穿西装。妇女服饰也多种多样:缠身黑纱、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男对女的表白古诗词,内容包括男生对女生的表白诗句,古代男子表达对女子爱意的诗句,男生对女生表白诗词。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王维《西施咏》释义:君王宠幸她的姿态更加娇媚,君王怜爱从不计较她的是非。2、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李白《折杨柳
-
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原题】:封州学东池岁度孳鱼冬晚粥之用佐养士教授高公补之至以绍兴己已之春夏偶微旱至秋掌计者告匮试出池鱼则比旧加三倍得众谓公躬自临鱼不化为苞苴故所获如是观如居士日汉武帝时海旁民入租渔海不胜计县官利而取之鱼不出捐以予民鱼乃再来由是知物之繁夥皆天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剩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词作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炫字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带炫字的诗词,诗名里带炫字的诗词,带,炫字的古诗词,要文艺,。送崔全被放归都觐省(岑参)夫子不自炫,世人知者稀。来倾阮氏酒,去著老莱衣。渭北草新出,关东花欲飞。楚王犹自惑,宋玉且将归。刘生诗(韩愈)
-
作者: 刘文田
-
偶因携酒寻村客,聊复回车访薜萝。且值雪寒相慰问,不妨春暖更经过。翁居山下年空老,我得人间事校多。一种共翁头似雪,翁无衣食自如何。 作品赏析【注释】:原题注:公即给事中珽之子也。饥穷老病,退居此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