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书简》
美育书简
又译为审美教育书简德国剧作家、美学家席勒著。1793年5月至次年7月,席勒将这些信简寄给为他提供了3年资助的丹麦亲王奥古斯登堡的克里斯谦公爵,作为酬谢。此信最初只流传于哥本哈根宫庭中。1794年因火灾原稿被焚(保留了复制件)。由于这一著作的重要性,席勒又重写了全部书简,篇幅几乎加长一倍,并分期发表在他主编的刊物季节女神上。(原信只相当现在书简的第1—11、24—27封,中间部分是后来重写时加进的)。中文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美学室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出版。全书有27封信,附录“论美书简——致克尔纳论美的信”4封,共11万余字。本书为席勒最主要的美学著作,其中,席勒首次把艺术的审美教育看作是实现社会改革和获得人性自由的唯一的途径。他认为美先于自由,只有通过美,才能达到自由,才能恢复人性的和谐和完整。席勒通过对人性的分析认为,人为了从情感和理性这两种强制中解脱出来,达到人性的自由,于是就产生出一种冲动,即游戏的冲动。游戏的特点是自由的活动,在游戏的冲动中感性与理性达到了和谐的统一,而完满的人性就在游戏中得以实现。他还认为,游戏源于人在满足本能需要以后精力的剩余。一旦当人的想象力企图借助游戏创造出自由的形式,并从中见到自身的创造智慧、活泼自由的心灵和那充满爱抚的手的灵巧时,这种想象力的游戏就变成了审美的游戏,这时真正的艺术才得以产生。席勒美育书简在德国古典美学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它不仅是第一部美育的宣言书,而且还是一本对美的本质特征作了深入哲学探讨的难能可贵的著作。从这一著作问世到目前为止的近200年中,尽管在观点上认识是不同的,但对它的影响和重要性的肯定却是一致的。在黑格尔和马克思的美学思想中都可以发现这本著作的思想痕迹。
-
辛弃疾别茂嘉十二弟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 苦恨芳
-
第二十四章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第二
-
这是陈维崧赠别一位歌女之作。“二度牵衣送我行”十分简洁地交代了重逢再别的情事,和两人的关系。人间离别本来就是难堪的事,何况这离别又发生在情人之间。
-
施舍在一座大城市附近,一个病恹恹的老人沿着宽阔平坦的公路走着。他踉踉跄跄地走着,衰老无力的双腿,拖着两脚艰难移动,步履蹒跚,摇摇晃
-
本期推出鲁18张祖文的一部中篇。作为大学毕业后进入西藏工作的祖文,以创立“藏边体小说”产生较大影响。“藏边体小说”这一概念,其内涵用
-
作者: 赵秀琴 【作家简介】樋口一叶(原名樋口夏子
-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
新农村建设把老家打扮得好似城市一般,我在村中闲散溜达时,不经意间来到了我家的老屋。“怎么人家的老屋都扒掉了,咱家的老屋还保留着呢?
-
【注释】:(《西清诗话》:“宋驸马都尉王晋卿歌姬名啭春莺,晋卿投南,春莺为势家所得。晋卿南还汝阴,道中闻歌声,曰:‘此啭春莺也。’访之果然。赋诗曰:‘佳人已属沙吒利,义士今无古押衙。回首风光虽尚在,春莺休啭上林花。’”)
-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撤姜食,
名言: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