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陈维崧《别紫云》赠别歌女之作
别紫云·陈维崧 二度牵衣送我行,并州才唱泪纵横。 生憎一片江南月,不是离筵不肯明。
这是陈维崧赠别一位歌女之作。“二度牵衣送我行”十分简洁地交代了重逢再别的情事,和两人的关系。人间离别本来就是难堪的事,何况这离别又发生在情人之间。从“牵衣”的动作暗示出两人的感情依恋之深。重逢本来是可喜的事,而重逢再别则比初别,又别有一般滋味。常言道“别易会难”。一别重逢不知过了几年;这次再别,不知又要过几年。昔别彼此年纪皆轻,此别彼此都老大几岁,谁知往后还能相见几次?“二度”云云,况味是很复杂的。并州歌属古杂歌谣辞,此泛指用边州曲调谱写的歌辞,其内容当与离别相关。“才唱泪纵横”,是写紫云情不自禁,为别情所苦。诗人心中也不是个滋味。这时他突然感到这夜的月光很明,明得有些异样。月色是美好的,但为什么一定要在情人分离之际这样美好呢?诗人不禁有些埋怨了。
“生憎一片江南月,不是离筵不肯明”,二句用极主观的口吻,埋怨明月的无情。其实月本无情,不关人间别离之事,所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可诗人偏偏认为它的无情并非如此,是在有意与人作对,“不是离筵不肯明”,完全是恶作剧的意味。所以这两句还是赋无情以有“情”——只不过是一种令人难堪之情。诗味也就在这里。事实上,情人相聚的日子,情也依依,意也依依,不管什么天气都好,是不会特意分心去计较月色明亮程度的。唯独在离别时才对环境特别敏感,凄风苦雨固然使人增加忧愁,光风霁月也会从反面兴起“良辰好景虚设”的遗憾。此诗所写,就是后一种境界。“生憎”一辞,系唐人口语,出刘采春唱罗唝曲:“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其实是夫自去,水自流,两无关涉的事。而歌中人却牵怨于“秦淮水”与“江上船”,与此诗“生憎一片江南月”一样,无理之至,而情味隽永。
-
[唐]刘禹锡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帽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
【生卒】:1885—1922【介绍】: 原名维克多。俄国未来派*创始人之一,杰出的立体未来派*诗人。大学时,读过数学和语言学。1908年开始发表
-
秋天是从家乡一朵金黄色的南瓜花处抵达人间的。立秋时节,南瓜被做成美食。香气,押韵般平仄而來,将秋天诗意的装点。白底蓝花小碗里的一抹
-
其一 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 其二 男不封侯女作妃,看女却为门上楣。 ——唐·陈鸿《长恨歌传》 杨氏,指杨贵妃。唐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县)人,小字玉环。美姿容、晓音律、善歌舞,初为唐玄宗之子寿王李瑁
-
黄庚《暮景》金、元山水诗鉴赏 黄庚 浮云开合晚风轻,白鸟飞边落照明。 一曲彩虹横界断,南山雷雨北山晴。 这首诗是南宋遗民黄庚客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县)时所作。它以色彩鲜明的笔触再现了作者在一个夏日黄昏所
-
本诗典出南朝宋虞和“论书表”:“羲之性好鹅。山阴昙禳村有一道士,养好鹅十余。右军清旦乘小艇故往,意大愿乐,乃告示求市易,道士不与,百方譬说不能得。道士乃言性好‘道德’,久欲写河上公‘老子’,缣素早办,而无人能书。府君若能自屈,书‘道德经
-
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 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 榆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 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瑚珊白玉鞭。 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 西施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出处】唐王湾《 次北固山下 》。 【意思】我的家书应该寄向那里?北去的归雁呵,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 【全诗】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
-
信意闲弹秋思时,调清声直韵疏迟。近来渐喜无人听,琴格高低心自知。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配画秋思,内容包括古诗《天净沙秋思》的配画是什么,天净沙秋思诗配画,天净沙秋思诗配画。配画如图。 1.出自: 元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原文: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