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希腊 [英国]拜伦
希腊群岛啊,美丽的希腊群岛!
热情的莎弗在这里唱过恋歌,
在这里,战争与和平的艺术并兴,
狄洛斯①崛起,阿波罗跃出海波!
永恒的夏天还把海岛镀成金,
可是除了太阳,一切已经消沉。
开奥②的缪斯和蒂奥③的缪斯,
那英雄的竖琴,恋人的琵琶,
原在你的岸上博得了声誉,
而今在这发源地反倒喑哑,——
啊,那歌声已远远向西流传,
远超过你祖先的海岛乐园。
起伏的山峦望着马拉松,
马拉松望着茫茫的海波;
我独自在那里冥想了一时,
梦见希腊仍旧自由而快乐;
因为当我在波斯墓上站立,
我不能想象自己是个奴隶。
一个国王④高高坐在山头上,
望着萨拉密挺立于海外,
千万只战船停靠在山脚下,
还有多少队伍——全由他统率!
他在天亮时把他们数了数,
但在日落时他们到了何处?
啊,他们而今安在?还有你呢,
我的祖国?在无声的土地上
英雄的颂歌如今喑哑了,
那英雄的心也不再激荡!
难道你一向庄严的竖琴
竟至沦落到我的手里弹弄?
也好,置身在奴隶民族里,
尽管荣誉都已在沦丧中,
至少,一个爱国志士的忧思,
还使我在作歌时感到脸红;
因为,诗人在这儿有什么能为?
为希腊人含羞,对希腊国落泪。
我们难道只对好日子哭泣,
和惭愧?——我们的祖先却流血。
大地啊!把斯巴达人⑤的遗骨
从你的怀抱里送回来一些!
哪怕给我们三百勇士的三个,
让色茅霹雳的决死战复活!
怎么,还是无声?一切都沉寂?
不是的!你听那古代的英魂
正像远方的瀑布一样喧哗,
他们回答:“只要有一个活人
登高一呼,我们就来,就来!”
噫!倒只是活人不理不睬。
算了,算了: 试试别的调子;
斟满一杯萨摩斯的美酒!
把战争留给土耳其野番吧,
让开奥的葡萄的血汁倾流!
听啊,每一个酒鬼多么踊跃
响应这一个不荣誉的号召!
你们还保有庇瑞斯⑥的舞步,
但庇瑞斯的方阵哪里去了?
这是两课: 为什么你们偏把
那高尚而刚强的一课忘掉?
凯德谟斯⑦给你们造了字体——
难道他是为了传授给奴隶?
斟满一杯萨摩斯的美酒!
让我们且抛开这样的话题!
这美酒曾使阿那克瑞翁
发为神圣的歌;是的,他屈于
波里克瑞底斯,一个暴君,
但这暴君至少是我们国人。
克索尼萨斯的一个暴君
是自由的最忠勇的朋友,
那暴君是密尔蒂阿底斯⑧!
啊,但愿现在我们能够有
一个暴君和他一样精明,
他会团结我们不受人欺凌!
斟满一杯萨摩斯的美酒!
在苏里的山中,巴加的岸上,
住着一族人的勇敢的子孙,
不愧是道瑞斯的母亲⑨所养,
在那里,也许种子已经播散,
是赫剌克勒斯⑩血统的真传。
别相信西方人会带来自由,
他们有一个作买卖的国王;
本土的利剑,本土的士兵,
是冲锋陷阵的唯一希望;
但在御敌时,拉丁B11的欺骗,
比土耳其的武力还更危险。
啊,斟满一杯萨摩斯的美酒!
树荫下舞蹈着我们的姑娘,
我看见她们的黑眼睛闪耀;
但是,望着每个鲜艳的女郎,
我的眼就为火热的泪所迷:
这乳房难道也要哺育奴隶?
让我登上苏尼阿的悬崖,
在那里,将只有我和那海浪,
可以听见彼此的低语飘送,
让我像天鹅一样歌尽而亡;
我不要奴隶的国度属于我——
干脆把那萨摩斯酒杯打破!
(查良铮译)
注释:
① 狄洛斯,爱琴海中岛名,相传诗歌与音乐之神阿波罗生在此岛。
② 开奥,相传为荷马的出生地,开奥的缪斯即指荷马。
③ 蒂奥,希腊诗人阿那克瑞翁出生地,蒂奥的缪斯即指这位诗人。
④ 一个国王,指波斯王薛西斯(公元前519—前465),他曾于公元前480年9月率波斯海军在萨拉密岛附近与雅典军进行海战,结果大败。
⑤ 公元前480年斯巴达三百勇士在色茅霹雳(又译温泉关,通往希腊东部的关隘)力拒波斯入侵大军,坚守三日,全部牺牲,但为希腊军赢得了时间。
⑥ 庇瑞斯,希腊西北部一小邦的国王,曾在公元前3世纪率军队击败罗马军队。
⑦ 凯德谟斯,古希腊传说中人物,据说他曾从腓尼基人学得字母,传入希腊。
⑧ 密尔蒂阿底斯,马拉松战役中希腊军的统帅之一。
⑨ 道瑞斯的母亲,指斯巴达勇士的母亲。
⑩ 赫剌克勒斯,传说中的大力神。
⑪ 拉丁,指西欧,特别是法国。
【赏析】
哀希腊选自拜伦长篇叙事诗唐璜第三诗章,它是主人公唐璜和海盗之女海蒂在希腊的一座岛屿上举行婚礼时由一位希腊歌手演唱的一首插曲。原诗无题,按照习惯,各诗集在收录此诗时均以篇首数词为题。哀希腊也是长诗中被摘选最多的片段,抒情性很强,其主题与长诗的故事没有太多关联,主要是悲叹希腊的痛苦命运。这首诗写于1819年即希腊独立战争爆发前二年,当时的希腊还在遭受土耳其的奴役。诗中,拜伦借歌手之口,将古代希腊的灿烂文明和人民英勇斗争、捍卫自由的精神,与今日希腊受凌辱的现状进行对比,激励希腊人民继承先辈传统,奋勇反抗,为独立自由而战。诗人时而激奋呐喊,时而深思哀怨,情感跌宕起伏,使这首哀希腊充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和撼动人心的感召力。诗人还充分运用多种修辞手段,令诗歌的艺术形式与情感主题和谐一致。
本诗一共16小节,从内容上明显地可分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即1—8小节,诗人歌颂了希腊昔时的辉煌,痛惜其此际遭受奴役的境况,在鲜明的对照下,奋力疾呼希腊民族的觉醒和反抗。诗人在这里运用大量典故,赞美希腊过去的富强与文明。如诗歌第一节中的诗句,“热情的莎弗在这里唱过恋歌,/在这里,战争与和平的艺术并兴,/狄洛斯崛起,阿波罗跃出海波!”几句典故的运用,便呈现出希腊古老而辉煌的文明。然而与此映衬的是今日希腊的衰败:“可是除了太阳,一切已经消沉。”繁华与没落的今昔对比,让人痛心。希腊不仅有文明史,更有英勇抗敌的历史,“起伏的山峦望着马拉松,/马拉松望着茫茫的海波”——公元前490年著名的马拉松战役,希腊人在此大败入侵的波斯军队;“一个国王高高坐在山头上,/望着萨拉密挺立于海外”——这里记述的是公元前480年的萨拉密海战,希腊舰队全歼波斯舰队。希腊人民的战斗史无比辉煌,骁勇善战的斯巴达勇士英魂长存,而当今的希腊,国难临头,却无人保国,面对诗人的振臂高呼,四周依然一片沉寂,诗人不禁悲愤难抑,一颗火热的心也降至冰点。“算了,算了”,诗人发出了无奈的哀叹。
从第9节起的诗歌后半部分,诗人负气般地不断让大家“斟满一杯萨摩斯的美酒”,用享乐来麻醉亡国的悲苦。和战斗的召唤无人应和相比,纵酒享乐的召唤却得到踊跃的响应,喝酒取乐的人们跳的是庇瑞斯舞步——希腊的子民是否记得这舞步正是来自对祖先战斗舞蹈的模仿?诗人用反讽的修辞表达心中对希腊子民的痛心。古希腊的阿那克瑞翁也在醉酒享乐中写作颂诗,但至少他侍奉的还是希腊的强力保护者,但现在到哪里去寻找这样的雄主?在痛饮萨摩斯酒的时候,触眼所及,从山岩到海岸,都是希腊英雄赫剌克勒斯的后裔,他们却无法保护自己的母亲和姐妹,她们的乳房喂养的只是亡国奴!诗人用充满历史感的叙述,抒发了自己对希腊的哀怨和忧伤,实际上是以反面刺激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希腊人的斗志。最后一句决绝地“干脆把那萨摩斯酒杯打破”,就这一部分叙述的真正用意完全显露。
在艺术上,这首诗歌多次用到重复的修辞手法,以加强表情达意的效果。诗歌一开头,便深情呼唤:“希腊群岛呵,美丽的希腊群岛!”两个呼语的重复,就像在沉重地哀叹希腊的命运,奠定了整首诗凝重的情感基调;诗歌后部分,诗人一再召唤“斟满一杯萨摩斯的美酒!”一声声紧迫的呼唤表达出诗人既哀且怒、痛心不已、激愤难平的心境。此外,诗歌的音韵表现形式也极有特色,这首诗的音步与唐璜的其他部分不同,模仿意大利民谣体,每节只有六行,韵律是ab ab cc。贯穿诗歌整篇的音步是四步抑扬格,抑扬格一轻一重排列,使声调起伏跌宕,如同诗人发出的阵阵呐喊,使得诗歌激越的思想感情与表达形式融为一体,有效表达了诗人的革命斗志。
这首诗在中国影响也很大,梁启超最早将它翻译、引进到中国,以哀希腊为题,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救亡和复兴的文化资源而传诵一时。
(张素玫)
-
《新约·马太福音》第14—16章 使徒们聚集到耶稣那里,将一切所做的事,所传的道,全都一一告诉他。耶稣说: “你们来同我暗暗地到旷野里歇一歇吧!” 这是因为人多,他们连吃饭的工夫都没有。 他们坐上船,
-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出处】唐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 【意思】在地处关中中枢的长安,遥望蜀中岷江上的五个渡口,风烟迷蒙。你虽然告别京城到四川去,但我们都是
-
燕歌行 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白的诗句
【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出处】唐·李白《蜀道难》【译注】入蜀的道路艰险难行,真是 比上青天还要难! 蜀道:古代汉中进入 四川的道路。【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四
-
【原题】:历阳倅蒙庵郑公卒於位记岁在丁丑与仆有交承之契方来自镇西而仆亦自安丰往邂逅於合肥驿中获为三日之款所谈无非周易太玄老庄之书开警蒙昧多矣公平生学佛行一着端的不昧所谓毫发无遗恨者仆老权利请从其后而为净土之游似不晚也作是诗以吊之
-
短篇小说。王蒙著。发表于1956年。小说通过一个新调至区党委组织部的青年干部林震对机关工作的观察、感受,以及他和组织部副部长刘世吾等人的矛盾分歧,揭示革命意志衰退症和官僚主义等弊病对党的事业的危害。刘
-
王维 飒飒秋雨中,浅浅 ① 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以动写静的艺术手法,在王维笔下被频繁采用,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 水激石间为濑。地以“濑”名,标明此地河床落差较大,河水从石滩泻下,疾速
-
《风俗通义·祀典》: 《黄帝书》: “上古之时,有荼与郁垒昆弟二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立桃树下,简阅百鬼,无道理妄为人祸害,荼与郁垒缚以苇索,执以食虎。” 于是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
-
这首诗首联赞扬韦匡赞作为逍遥公的后人贤良有德,并再三珍惜二人友情以此筵别后难再相见为憾。颔联料想和嘱托别后情状,杜甫说此番别后若蒙韦二想念,能写封数字短札相寄,杜甫便感激不尽,倒是自己的诗作,请韦二不要向万人传播。颈联又回到二人所处的时
-
邓艾传邓艾传 【题解】 邓艾(195—264),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人,三国时曹魏后期名将。本名邓范,字士则,后因与同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