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典故“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此心安处是吾乡
【出典】 唐·白居易初出城留别诗:“朝从紫禁归,暮出青门去。勿言城东陌,便是江南路。扬鞭簇车马,挥手辞亲故。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见全唐诗卷四三一)又,种桃杏诗:“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路远谁能念乡曲,年深兼欲忘京华。忠州且作三年计,种杏栽桃拟待花。” (见全唐诗卷四四一)
【释义】 白居易诗叙写客居自慰的放达情怀,有“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心安即是家”语。宋人化用入词。
【例句】 ①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290)这里化用白居易诗语记述王定国侍人寓娘回答作者询问的言词。②倾盖相逢胜白头,故山空复梦松楸,此心安处是菟裘。(苏轼浣溪沙·自适319)这里化用白居易诗语,叙写客居自适的放达情怀。参见“菟裘”条。
-
【原题】:泊雷公步涉豫章境江流淼漫烟村夹岸景色横出顾挹不暇舟中偶获古风一首
-
名言: 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 句意: 享受天下之利益的。也承担天下的祸患; 占有天下乐事的人, 也同样分担天下之忧。 出处: 宋·苏轼《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
-
此词为赠友词,既对对方孤寂飘流的生活深表同情,又对其清高超俗之人格极尽赞美。 发端一韵,写友人陈郁处境与心境。“万里无家”化用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句,言其羁旅在外,无以为家。“岁晚貂裘敝”化用苏秦游说秦王失意事。《战国策
-
【名句】东家稻熟早芟草,西家豆稀懒打虫 语出清代袁枚《劝农歌》。东家的稻子丰收在望,是由于及时锄草;西家的豆子长得稀稀拉拉,是因为懒得治虫。两句诗说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劝农民应勤于耕作,不
-
《汉魏六朝散文·邹阳·狱中上梁王书》原文鉴赏
-
这是岑参一首很特别的诗,和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有些相似,但所蕴含的情感要丰富和复杂得多。李诗只是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切之情,而岑参既有对朋友的关心之情,更多的是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春暮点出了时节,武威和晋昌交代了地点。武
-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岳顶见天池,神异安可度。勿谓无波涛,云雷有时恶。乘此澄清间,吾缨可以濯。
-
作者: 王慧才 【作家简介】西巫拉帕(1905—1974)原
-
清·谈迁 2 癸巳闰六月乙亥,微雨,寻霁 3 。朱太史午隙欲游虎丘 4 ,怂恿之。贳一舟 5 ,经半塘,道柳成列,不似髡我西湖也 6 ,酒数行,及山下,并葛衫蒯屦 7 ,导隶噤声 8 ,夕阴吹凉,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