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名画《杨柳青放风筝图》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名画《杨柳青放风筝图》赏析

杨柳青放风筝图

现代·李可染作

纸本设色

纵五七厘米

横四六厘米

敦实憨厚、信步前行的老牛,灵巧稚拙、神情专注的牧童以及那只显然是自己糊制的简朴的风筝,是画面上仅仅几种可以直接看到的景物,其余为大量的空白,给人以空明疏朗的感受。借助于画上的题跋,人们记忆中的景象便浮现上来:宽阔广袤的田野,杨柳轻拂的小河岸边,青草漫漫的山坡……画家想要传达给观众的即是这么一种返璞归真、天人和谐的感受。

围绕这样的创作意图,画家将重点放在意境的缔造上。从构图上来看,将牛和牧童集中置于画面的右下角处,在画面右下方造成了下压之感,又巧妙地通过牧童手中拽着的风筝线和高飞的风筝将力量向画面左上方牵引。相对于左向的牧童、牛和风筝,画家在蕴涵内容较少的右上方空白处题书画名“杨柳青放风筝”,而平添与风筝遥遥相望之致。因此,整个画面的构图犹如“秤”一般的“平衡”(李可染语)。李可染曾长期研究八大山人的作品,所以从此画的布局中可以显见八大“大疏大密”、“似奇反正”的艺术效果。

从造型上看,牧童鼓起的腮帮子、短小的四肢、赤着的小脚丫,以及朴素的衣裤草帽都是典型的农家小男孩的特征,画家又通过他紧拽着风筝线的右手,前俯的上身和伸长的脖颈,及屈紧的双腿,简练而准确地表现出牧童顽皮专注的神情,透露出孩子的质朴与童贞。此外,画面中还存在着一个看不见的主体——春风,画家通过牧童手中的这根线将风向和风力巧妙地表现了出来。而这些也体现出了画家对生活用心的观察和未泯的童心。

杨柳青放风筝图

从笔墨上看,此图与徐悲鸿、蒋兆和融合中国笔墨和西方素描的中西合璧风格为一路。自20世纪40年代,李可染居住于重庆郊外金刚坡农民家里时,就为牛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品格所打动,时值抗日战争时期,画家托物言志,希望通过笔下的牛激励民众抗日。自此,牛的品格就一直是李可染为人作画的榜样,也是他在绘画生涯中始终表现的对象,他更把自己的画室命名为“师牛堂”,其中之意不言而喻。这件作品中的牛代表了他60年代画牛的风格特征。画家以浓墨大笔点垛几笔,写出牛硕大沉重的形体,并运用了积墨法,不求形似,旨在发挥出中国传统笔墨的趣味与含蓄沉雄的韵致。李可染具有朴素的民间美术趣味,并重视用笔用墨,这悉得自于齐白石和黄宾虹这两位中国画大师。

猜你喜欢
  • 古诗词社团活动进度表(请问谁知道诗歌朗诵社团的工作计划怎么写)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社团活动进度表,内容包括请问谁知道诗歌朗诵社团的工作计划怎么写,请问能不能帮我写一份诗歌朗诵社团的工作计划,求文学社团计划。诗歌朗诵社团活动计划 为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理念,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打造“诗香校园”特色项目,实现文化育人,成立

  •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法》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黄宗羲在提出了《原君》、《原臣》论之后,就提出了《原法》,对法的本义追根溯源,由此论及了法制的本质的几个重大问题。

  • 《一萼红·丙午人日赏析》

    白石此词作于三十二岁,当时客居长沙。词中抒写怀人之思及飘泊之苦。据夏承焘《姜白石系年》,这是白石词中最早的怀念合肥情侣之作。白石青年时在合肥曾结识姊妹二人相交情深,后来却演化为一场爱情悲剧,使白石从此郁郁寡欢,刻骨相思。白石与合肥情侣初识合

  • 《韦秀庄》全文和鉴赏

    ·戴孚· 开元中,滑州刺吏韦秀庄,暇日来城楼望黄河。楼中忽见一人,长三尺许,紫衣朱冠,通名参谒。韦秀庄知非人类,问是何神。答曰:“即城隍之主。”又问何来,答云:“黄河之神欲毁我城,以端河路。我固不许。

  • 战后派文学作品分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出现的文学流派。这一流派在作品主题、创作手法和风格等方面,迥然不同于日本战前文学,是战后这一历史时期的产物。

  • 诗词《焦仲卿妻》原文、译文、翻译和鉴赏点评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①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②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

  • 苏轼《答子勉三首?此诗为黄庭坚作?》全诗鉴赏

    君不登郎省,还应上谏坡。才高殊未识,岁晚幸无他。枥马羸难出,邻鸡冻不歌。寒炉余几火,灰里拨阴何。惊人得佳句,或以傲王公。处士还清节,滑稽安足雄。深沉似康乐,简远到安丰。一点无俗气,相期林下风。欲舞腰身

  • 唐宋词之《刘过《西江月》》原文、鉴赏和赏析

    刘过《西江月》刘 过 刘 过 堂上谋臣尊俎 ① ,边头将士干戈 ② 。天时地利与人和 ③ 。燕可伐欤曰可 ④ 。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 ⑤ 。大家齐唱大风歌 ⑥ 。不日四方来贺。 注释 ①尊俎:古

  • 杜牧《春怀》全诗赏析

    年光何太急,倏忽又青春。明月谁为主?江山暗换人。莺花潜运老,荣乐渐成尘。遥忆朱门柳,别离应更频。

  • 李商隐《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全诗赏析

    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锁彩蟾。应共三英同夜赏,玉楼仍是水精帘。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