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句“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注释与译文
【名句】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
[注释与译文]及,接触。履,实践。两句的意思是:接触实际后才能了解事物,通过实践才会知道艰难。
参考文献
(清)魏源默觚·学篇
-
“鲁国寒事早,初霜刈渚蒲”用铺叙手法描绘出一幅秋寒已至、初霜割蒲的农人劳作景致,“寒事”、“初霜”点明主旨,秋寒的物候时节,交代“刈渚蒲”事件的起因及背景,字里间处处充溢着高寒、肃杀之氛围。 “挥镰若转月,拂水生连珠”运用比喻手法,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中国古诗词意象分析,内容包括中国古诗意象大全,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分析,古诗常用意象分析。常见意象示例 树木类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竹:气节、积极向上
-
【原题】:衢州阮比部学士得假归乡见过陋止留题诗什因以谢之
-
昔桥本千柱,挂湖如断霓。浮梁陷积淖,破板随奔溪。笑看远岸没,坐觉孤城低。聊因三农隙,稍进百步堤。炎州无坚植,潦水轻推挤。千年谁在者,铁柱罗浮西。独有石盐木,白蚁不敢跻。似开铜驼峰,如凿铁马蹄。岌岌类鞭
-
《菊花·咏庭前丛菊》咏菊花诗鉴赏 文征明寒英
-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内容】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赏析】:
-
该诗首联追寻“愁”的踪迹。大千世界,“愁”不会有人主动喜欢,但却无影无踪无时不在人的身边,有时会不请自来,来了又赶不走,它来了总是一半藏在人的心里——“愁肠百结”,一半写在人的心灵之窗——“愁眉苦脸”。 颔联揭露“愁”潜入的时机。深
-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②。十分潋滟金樽凸③,千杖敲铿羯鼓催④。唤起谪仙泉洒面⑤,倒倾鲛室泻琼瑰⑥。 【注释】 ① 有美堂:在杭州吴山最高处,嘉祐二年杭州太守梅挚
-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
-
【题 解】《己亥杂诗》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写于己亥年,即道光十九年(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