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 ·芙蓉赋
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结修根于重壤,泛清流而擢茎。竦芳柯以从风,奋纤枝之璀璨。其始荣也,皦若夜光寻扶桑;其扬辉也,晃若九阳出旸谷。芙蓉蹇产,菡萏星属。丝条垂珠,丹荣吐绿。焜焜,烂若龙烛。观者终朝,情犹未足。于是狡童媛女,相与同游,擢素手于罗袖,接红葩于中流。
此赋创作年代不可考,但根据内容来看,大约是写于建安年中。这是一篇咏物小赋。诗人通过对芙蓉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孤芳自赏,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
芙蓉,即荷花,为多年水生草本花卉。由于它“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人们将它称为“花中君子”,它花朵美丽,婷婷水上,鲜明光耀,人们将它比作绝代美人,有如“溪边浣纱的西施,井畔顾影的昭君,对镜揽鬓的貂蝉,温泉出浴的贵妃”。它圣洁、高雅,文人们常常以诗、赋的形式赞美它。曹植在此赋中细致、逼直地描绘出它的美丽姿色,宛如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给读者以很深的印象。
“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作者直抒对芙蓉花的赞美之情。斯华,即芙蓉花。华,同 “花”。灵,美。遍览繁盛的百花,惟独荷花最美。接着便具体地描写荷花如何美。“结修根于重壤,泛清流而擢茎。”重壤,深的土壤。擢茎,枝茎抽拔。芙蓉的根长在深水土壤之中,而枝茎亭亭玉立。由于它根深,因而茎叶繁茂,下面二句继续写其姿色: “竦芳柯以从风,奋纤枝之璀璨。”竦,挺立。芳柯,指荷的枝茎。璀璨,形容玉的光彩,这里是指荷茎如玉之光色。挺立的充满香气的枝柯随风摇曳,细枝奋起光彩如玉。作者细腻地描绘出了荷叶、茎干的美色佳姿。下面调转笔墨,描写荷花的美丽。“其始荣也,皦若夜光寻扶桑;其扬辉也,晃若九阳出旸谷”。扶桑,传说的神木。神话传说,九个太阳住在东海扶桑树上。太阳早晨出来,晚上落入西方虞渊,然后又回到扶桑,如此循环运行。皦,同 “皎”。旸谷,传说中的日出处。荷花将开的时候,皎洁光亮,好象黎明的太阳登上扶桑树。荷花开放的时候,光彩明亮如同九日从旸谷升起。这里将荷花在开放过程中的不同姿色细腻、逼真而又形象地描绘了出来,并且能够借助于神话传说,给人留下了充分想象的余地。“芙蓉蹇产,菡萏星属。丝条垂珠,丹荣吐绿。焜焜,烂若龙烛。”这六句描写得更为逼真。蹇产,一作“骞翔”。骞, 当作“鶱”。鶱翔,形容鸟翻飞的样子。菡萏,指尚未开放的荷花。星属,如星宿历历然联属也。丝条,指荷花的花蕊。吐绿: 喻莲房。焜焜、,都是光明的样子。龙烛,传说的钟山之神,名曰龙阴,又名烛龙。楚辞·天问:“日安不到,烛龙何照?”王逸注云: “天之西北幽冥无日之国,有龙衔烛而照之。”盛开的荷花像鸟翻然而飞,花苞如夜空中的星宿历历然联属。荷花吐出花蕊,蕊丝端各有粉苞如珠。花谢后又吐出绿色的莲房。色彩光明如同龙含烛而照。真是美妙极了!荷花形态逼真,活灵活现。面对满池鲜明艳丽,婷婷玉立的荷花怎能不令人留恋忘返! 因此作者接着写道:“观者终朝,情犹未足。”从中不难看出游人观赏荷花的兴致。最后四句是写俊童、美女游览的情况。由于荷花的美丽怡人,他们共同游览观赏。“狡童媛女”从罗袖中举起白嫩的手,在水流中交接红花。这些,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图画。
此赋对荷花的描写格外动人,神彩飞动,令人回味。对后世咏荷花诗影响极大。张华的“回风荡流雾,珠水逐条垂。”(荷诗),沈约的“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 咏芙蓉诗) 等诗句,是深受曹植此赋的启发的。
曹植不仅诗歌具有“词采华茂”的风格,其赋也具有这一特色。这篇赋词采极为华美。对荷茎、荷叶的描写是美妙动人的。对荷花的描写形态逼真,而且还运用了比喻,将荷花“始荣”、“扬辉”等不同时期的姿色用华美的语言描绘了出来,使人读之得到了美的享受。
-
《符离吊颍川侯傅公》是王士禛的一首哀悼故友的诗。全诗描绘了侯傅公的仕途和贡献,并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悲痛之情。通过细腻动人的描写和哀怀之辞,诗人抒发了自己对故友逝去的伤痛和无尽的思念之情。该诗流畅雄浑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感慨,展现了作者真挚的友情和义气。
-
浣溪沙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
晁端礼《行香子》晁端礼 晁端礼 别恨绵绵。屈指三年 ① 。再相逢、情分依然。君初霜鬓 ② ,我已华颠 ③ 。况其间有,多少恨,不堪言 ④ 。小庭幽槛 ⑤ ,菊蕊阑斑 ⑥ 。近清宵、月已婵娟 ⑦ 。莫思
-
百里行春返,清流逸兴多。鹢舟随雁泊,江火共星罗。已救田家旱,仍忧俗化讹。文章推後辈,风雅激颓波。高岸迷陵谷,新声满棹歌。犹怜不调者,白首未登科。
-
(节自 《晋世家》) 十九年,献公私谓骊姬曰: “吾欲废太子,以奚齐代之 ① 。”骊姬泣曰: “太子之立,诸侯皆已知之,而数将兵,百姓附之,奈何以贱妾之故,废嫡立庶? 君必行之,妾自杀也。” 骊姬佯誉
-
男儿生无所成头皓白,牙齿欲落真可惜。忆献三赋蓬莱宫,自怪一日声辉赫。集贤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往时文彩动人主,此日饥寒趋路旁。晚将末契托年少,当面输心背面笑。寄谢悠悠世上儿,不争好恶莫相疑。 作
-
一瓮香醪新插刍,双鬟小妓薄能讴。管弦渐好新教得,罗绮虽贫免外求。世上贪忙不觉苦,人间除醉即须愁。不知此事君知否,君若知时从我游。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杜甫的诗句
杜甫的这首诗描绘了风急天高时的景象,猿猴发出悲啸声,渚水清澈,沙滩洁白。接着是鸟群飞回的场景;上一句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意味着风势强烈,空中高远,猿猴发出悲鸣;下一句是"渚清沙白鸟飞回",描述了水面清澈,沙滩洁白,鸟群欢快地飞回。整首诗气势壮丽,写出了大自然的美景,也蕴含着作者的哀思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阙 通:缺;重岩 一作:重峦)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溯 同:泝;暮到 一作
-
想像咸池日欲光,五更钟后更回肠。三年苦雾巴江水,不为离人照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