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过灵石三峰(二首选一)》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陆游
奇峰迎马骇衰翁,蜀岭吴山一洗空。
拔地青苍五千仞,劳渠蟠屈小诗中。
这首七绝写得奇思惊人、奇趣满纸。偌大的灵石三峰在诗人笔下举重若轻,何等雄健!灵石山即江郎山,又名须郎山,在浙江省江山县南,山势峭拔,上有三峰,峰各有巨石,高数十丈,俗称江郎三片石。
诗一开始,劈头一句“奇峰迎马骇衰翁”,先声夺人。“衰翁”是诗人自指,奇峰迎面扑来,以诗人的心理骇怕和所受惊吓,形成文势的跌宕,最后归结为“劳渠蟠屈小诗中”风趣诙谐的调侃。劳是费、烦之意;渠,他、它,这里指灵石三峰;蟠屈,盘曲的样子。初生惊慎,后作调侃,这一转一折,诗思荡漾,奇趣激溅于诗篇之中。一首七绝写得如此富于奇思异趣,实属罕见。
古人常说,缩龙成寸,把天矫腾飞的巨龙缩小成径寸之微,需要诗人的功力和概括生活的才能。这首诗的特点在于诗人不是直接缩龙成寸,而是欲“缩”先“扩”,进行增益性的艺术夸张。诗人把灵石三峰夸饰为“蜀岭吴山一洗空”。蜀、吴两地所有的山岭在灵石三峰面前,都相形见绌,不在话下了。把灵石三峰说成是雄踞一切之上的高峰,显然是不实之词。不合自然之理的夸张,却有着艺术上的审美需要。先扩后缩,“拔地青苍五千仞”的高峰巨岭,最后纳入一首七言绝句之中。大和小的矛盾越发尖锐,就越发显示出诗人扛鼎的笔力。
诗人能够举重若轻,罗千仞大山于尺幅之内,反映了诗人心雄万夫、吞纳山河的襟怀。正如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所说的那样:“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如太空之中,不着一点;如星宿之海,万源涌出;如土膏既厚,春雷一动,万物发生。”
-
宋太祖母杜氏的人物故事|评价|小传,宋太祖母杜氏的事迹|史鉴
杜氏(公元901—961年),定州安喜(今山西安喜)人,是宋太祖赵匡胤和太宗赵光义的生母。赵匡胤兵变陈桥驿代周立宋,杜氏被尊为皇太后。 杜氏具有一定的政治见识,其“为君难”之说有其可取之处。为了赵氏王
-
外国童话《[挪威]埃格纳·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节选)》鉴赏
-
将军胆气雄,臂悬两角弓。缠结青骢马,出入锦城中。时危未授钺,势屈难为功。宾客满堂上,何人高义同。 作品赏析据诗意,则王将军在成都。诗题云寄赠,必上元二年在青城作。将军胆气雄①,臂悬两角弓②。缠
-
王质《游东林山水记》 王质 绍兴二十八年八月三日欲夕, 步自中出, 并溪南行百步,背溪而西又百步,复并溪南行。溪上下色皆重碧,幽邃靖深,意若不欲流。溪未穷,得支径,西升上数百尺,既竟,其顶隐而青者,或
-
唐初传有此,乱后不留碑。畏虎关门早,无村得米迟。山泉自入瓮,野桂不胜炊。信美那能久,应先学忍饥。
-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畏友胜于严师,群游不如独坐.》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畏友胜于严师,群游不如独坐。》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清·申涵光 《荆园小语》,良朋贤友类名言句子
-
悲君老别我沾巾,七十无家万里身。愁见舟行风又起,白头浪里白头人。
-
西蜀道士杨世昌,善作蜜酒,绝醇酽。余既得其方,作此歌遗之。真珠为浆玉为醴,六月田夫汗流泚。不如春瓮自生香,蜂为耕耘花作米。一日小沸鱼吐沫,二日眩转清光活。三日开瓮香满城,快泻银瓶不须拨。百钱一斗浓无声
-
夫士君子生于世,己无能而望他人用之,己无善而望他人爱之,亦犹农夫卤莽种之,而怨大泽之
《夫士君子生于世,己无能而望他人用之,己无善而望他人爱之,亦犹农夫卤莽种之,而怨大泽之不润,虽欲弗馁其可得乎!》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