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精品唐诗之张祜《楚州韦中丞箜篌》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精品唐诗之张祜《楚州韦中丞箜篌》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张祜楚州韦中丞箜篌

张祜

千重钩锁撼金铃,万颗真珠泻玉瓶。

恰值满堂人欲醉,甲光才触一时醒。

这是一首写在楚州(今江苏淮安县)韦中丞府听箜篌的诗。首二句以比喻、象声写弹奏之状与音声之美。箜篌,古拨弦声器。有卧式、竖式两种(或谓尚有大箜篌、小箜篌、凤首箜篌等)。这里“千重钩锁”指竖式箜篌二十余根弦丝如钩连锁结。撼,摇动,指弹奏者拨动弦丝,因而发出金铃一般悦耳的声音。这句正如李贺李凭箜篌引中“二十三丝动紫皇”句。下句承上“撼金铃”,再写箜篌音声之美: “万颗真珠泻玉瓶”。这句正如白居易琵琶行诗中“大珠小珠落玉盘”句。

后二句突发奇思,别出新意——“恰值满堂人欲醉,甲光才触一时醒”。甲光,银甲光芒。银甲,银制的假指甲,亦称拨,用以弹筝琵琶乐器。这两句与元稹琵琶歌 “百万金铃旋玉盘,满船醉客皆暂醒”,语意相近。不过一曰“欲醉”,一曰“醉客”,仍有分别。前者下句接以“甲光才触”——表明音声起了变化,比“撼金铃”、“泻玉瓶”之声,更美妙动人了,因此从“欲醉”中而一下醒来! “才触”二字,尤为传神。后者则是人已醉,从上句看,是“大弦嘈嘈如急雨”,那么“满座醉客”的“暂醒”是由于琵琶声音的宏亮,不如前者的“才触”而“醒”,余音袅袅,使人有愈触愈妙之感,遐思不尽。

清人方扶南批注李贺李凭箜篌引云: “李足以泣鬼。”本诗仅四句,但也“曲尽情状,妙极形容” (宋顾乐语),可谓“张足以醒人”了。

猜你喜欢
  • 《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

    中篇小说。叶蔚林著。发表于1980年。小说记叙潇水上一次不寻常的旅程,十分真实地描绘了放排工盘老五等普通劳动者的感人形象。盘老五经历过解放前漫长的穷困生涯,对“文革”中的动乱深感愤懑,因而有时酗酒、打

  • 《容斋随笔·京师老吏》译文与赏析

    京师老吏京师老吏 【原文】 京师盛时,诸司老吏,类多识事体,习[1]典故。翰苑有孔目[2]吏,每学士制草出,必据案细读,疑误辄告。刘

  • 唐宋词之柳永《少年游》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柳永的《少年游》是唐宋词的代表作之一。诗以游子离别为主题,充满着伤感和思乡之情。作者用细腻的描写、婉约的语言,展现了少年游子在离别时的无奈和忧伤。诗中融入了对社会环境、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出少年游子的独特心境。这首词既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也启示了现实生活中的爱与离别。总之,《少年游》不仅仅是一首描写别离的词,更是一种对人生经历和命运的思考,具有深远而独特的意义。

  • 初中古诗词大全百度云(初中语文古诗大全)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初中古诗词大全百度云,内容包括初中语文古诗大全初中古诗词详细点,最好打出来,初中生必背古诗词50首,初中生必背古诗词一百首。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 七年级上册 (一)、课内古诗背诵 【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 《无题·李商隐》原文与赏析

    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

  • 范仲淹《武夷茶歌》全诗鉴赏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作品赏析武夷山在建溪上流的崇阳溪之畔,故武夷茶常有建溪茶、建茶或建州茶之称。范仲淹生于989年,卒于公元1052年。他著诗极力赞美武夷

  •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出处】唐刘长卿《 长沙过贾谊宅 》 【意思】寂寂:寂寥萧瑟。摇落:零落荒凉。天涯:天边,常指极远的地方。这里指长沙,和京城长安相对而言。句意:这江山寂寥荒凉

  • 柳永《甘州令》全诗鉴赏

    冻云深,淑气浅,寒欺绿野。轻雪伴、早梅飘谢。艳阳天、正明媚,却成潇洒。玉人歌,画楼酒,对此景、骤增高价。卖花巷陌,永灯台榭。好时节、怎生轻舍。赖和风,荡霁霭,廓清良夜。玉尘铺,桂华满,素光里、更堪游冶

  •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出处】唐杜甫《 秋兴八首其一 》。 【意思】去年就想返归故里,至今丛 丛菊花已二度开放,回首往事,伤感流 泪,一叶孤舟紧系着我那思念故乡的 心。丛菊两开:杜

  • 古籍名著《医宗金鉴》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医宗金鉴》是清乾隆年间政府组织编辑的大型综合性医书。又名《御纂医宗金鉴》。乾隆四年(1739),太保议政大臣大学士鄂尔泰等奉敕在太医院组织编修,命太医院右院判吴谦、刘裕铎为总修官,历时3年,于乾隆七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