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之柳永《黄莺儿》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黄莺儿
园林晴昼春谁主。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①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②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③ 无据。④乍出暖烟来,又趁游蜂去。恣狂踪迹,两两相呼,终朝雾吟风舞。当上苑柳秾时,别馆花深处。⑤此际海燕偏饶,都把韶光与。⑥
【注释】 ①暖律潜催:日暖风和的时光无声无息地向前推移。律:用竹管或金属管做成的定音或候气的仪器。与吕相对,律为阳声。古人以为吹律可使地暖。暄和,温暖。②缕金衣:金缕衣,饰以金缕的舞衣。此喻黄鹂的羽毛。叶映如簧语:黄鹂在掩映的绿叶中婉啭而鸣。簧语,乐器声。乐器通过振动簧片来发音,故称。③绵蛮:象声词,鸟鸣声。张籍登楼寄胡家兄弟:“林烟演漾鸟绵蛮。” ④无据:没来由、没定准。⑤上苑:供帝王游乐、打猎的园林。别馆:别墅。此统指楼阁之类。⑥饶,让。韶光,美好的时光,一般指春光。
【译文】 丽日晴天,是谁使明媚的春光在园林里荡漾?岁月的规律在悄悄地催促天气回暖,幽静的山谷一片暖洋洋,可爱的黄鹂蹁跹起舞,刚刚飞到开满鲜花的树上。她为了观赏晶莹的露珠,弄湿了美丽的衣裳,还欣赏叶子像簧管一样的动听声响。早晨,她在树枝上不停地鸣唱,就像把心里话低低倾诉那样。她踪迹不定,刚从烟霭中穿越出来,又随着蜂儿游荡。放纵自己随意地飞,互相高兴地呼唤着,在雾里风中飞舞了整个早上。当皇家的花园柳叶浓密时,才停宿在花儿茂盛的地方。这时候,姣好的燕子飞来了,让它占尽可爱的春光。(杨光治译)
【集评】 清·黄苏:“翩翩公子,席宠承恩,岂海岛孤寒能与伊争韶华哉。语意隐有所指,而词旨颖发,秀气独饶,自然清隽。”(蓼园词评)
【总案】 此词是柳永新创制的自度曲。词人以乐观明快的笔调,赞美了在大好春光中蛮绵如簧,雾吟风舞,姿狂踪迹,自由飞翔的黄鹂,寄寓着词人对生活的审美认识和审美理想。词人一生孜孜追求理想的自我,要求冲破传统生活规范的束缚,以获得身心的解脱和自由。因此,他对充满生命活力和自由精神的黄鹂极容易产生认同感,将自己的生活观和人生价值观“移注”到黄鹂这一审美形象上,使之人格化,成为主体内在思想意识的象征。全词清新隽永,含蕴空灵,不粘不脱,不即不离,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词。
-
【名句】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① 。 【注释】①矛戟(ji):古代的两种兵器。 【释义】说一些与人为善的话,比起布和丝绸还要温暖;说一些伤害人的话,比起兵器的刺伤还要严重。 【点评】
-
这是一首夏季避暑词。上片写夏日景色,下片写消夏生活。 楝花备细,纷纷下落;梅雨落过,水草邃起,点明时序风物。情随湘水,梦绕吴峰,屏风上所绘山水,使人遥想名胜景色。琴书倦、鹧鸪唤醒,南窗倦卧,写日常午睡之情。于是,耽情歌舞,玩月晚凉。
-
名言: 言出乎口结乎心,守以不移立其身,此君子之信也。 注释: 乎: 于。结: 联结。立: 使……立起来。 句意: 言语从嘴里说出而发自内心, 坚持这样做下去, 使自己立足于社会, 这就是君子的信义了
-
雨後东风渐转和,扣门迁客一经过。王孙采地空珪璧,长者芳声动薜萝。正尔谪居怀北阙,聊同笑语说东坡。山林台阁原无异,促席论心酌叵罗。
-
广陵驿舍对月,遇山左调兵南下 老柳疏烟,寒芦载雪,江城物候秋深。怨金河叫雁,断续和疏砧。记前度、邗沟系缆,征衫又破,愁到如今。怅无眠,伴我凄凉,月在墙阴。 竹西歌吹,甚听来、都换笳音。料锁箧携香,笼灯
-
【4433】多样性红利(〔美〕斯科特·佩奇著,贾拥民译,浙江教育出版社,43 4万字,2018年10月第1版,99 9元)5部分:[1]多样性认知工具;[
-
宋词典故·千钟禄 【出典】 《史记》卷四四《魏世家》:“李克曰:‘……且子安得与魏成子比乎?魏成子以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汉·刘向《说苑》卷二《臣术》:“李
-
《汉魏六朝散文·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原文鉴赏
-
李白《望九华山赠青阳韦仲堪》 李白 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 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 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 九华山,地处安徽省青阳县。天宝后期,李白于漫游途中,曾在九江
-
【原题】:春晴将游玉渊践吴季谦待制冯可久武博山行之约先走长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