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渔家傲》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渔家傲·王安石
王安石
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闻说洊亭新水漫,骑款段,穿云入坞寻游伴。却拂僧床褰素幔,千岩万壑春风暖。一弄松声悲急管,吹梦断,西看窗日犹嫌短。
这是王安石晚年隐居江宁(南京)时的作品,是一首游春之作。“灯火”二句是说繁华热闹的元宵灯节已经过去了,可是春天也紧跟着来临了。这里“撩乱”二字既是写鲜花纷乱,也是写人心纷乱。“闻说”三句写洊亭之游。洊亭在南京钟山西麓。“新水漫”写春雨过后,风景可人。“款段”是马行迟缓的样子,后借指驽马。“坞”,指四面高而中央低的山地。主人公骑马缓缓而行,一路穿云入坞游山赏水,悠然快意。
上片写游赏尽兴,下片写憩息山寺。王安石晚年在江宁的住所名叫“半山园”,距“半山园”不远的钟山定林寺是王安石常常栖息的地方。“却拂僧床褰素幔”写撩起白色的帷帐,拂扫僧床。结处三句意绪发生了变化。“急管”,指节奏急促的笛声。这里是说,风吹在松林中所发出的一派松涛声,犹如节奏急促、音调悲切的乐曲。而松涛声惊醒了主人公的酣梦,面对西窗红日,感慨梦境的短促。这结句让我们感到主人公内心的不宁静。他首先是个政治家,人虽居于山野,但心并没有忘怀国事,所以一派松涛就惊扰了他短暂的平静。
-
这首词歌咏伊尹和吕尚“历遍穷通”的遭际和名垂千载的功业,以抒发作者获得宋神宗的知遇,在政治上大展宏图、春风得意的豪迈情怀。它不同于一般古代诗人词客种笼统空泛的咏史作品,而是一个政治家鉴古论今的真实思想感情的流露。全词通篇叙史论史,实则以
-
我写的最早的一篇小说叫《市场》。它由4篇1200余字的小说组合而成,这对当年文学功力尚十分浅薄的我来说,是一种相对比较容易驾驭的形式。
-
【原题】:十月廿五日有诏以予班六卿赐对衣金带鞍马二首
-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冰雪霰露·冰雪”类的诗句。 仰头观看,乌云如盖笼罩山峰,转眼岩石下已雪积如灰尘
-
【名句】人生富贵驹隙过,唯有荣名寿金石 语出清代顾炎武《秋风行》诗。人世间,富贵就像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只有美名可以与金银玉石一样历久不没。说明人生在世不能贪求富贵,而应当建功立业以求得美名。
-
澳大利亚诗歌 澳大利亚诗歌尽管受到其他地区诗
-
【原题】:义荣见示禅月山居诗盥读数过六根洒然但余素不晓佛法今以受孔子教中而见於穷居之所日用者和成七首
-
昔别是何处,相逢皆老夫。故人还寂寞,削迹共艰虞。自失论文友,空知卖酒垆。平生飞动意,见尔不能无。 作品赏析此诗黄鹤编在天宝十五载,单复编在夔州侍内。今按诗云“削迹共艰虞”,当是乾元初出为华州司功时
-
这是一首写早秋景色的咏物诗。诗人以清丽的笔调描绘了遥夜、清瑟、西风、翠萝、残萤、玉露、早雁、远山、落叶等初秋景色。在描绘过程中,诗人从听觉及视觉的高低远近着笔,落笔细致,层次清楚。无论写景还是用典,都贴切自然,紧扣“早秋”这一主题。
-
“海内存知已 天涯若比邻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王勃的诗句
海内存知已 天涯若比邻
翻译:身处海内也能记得亲友情谊,就像身处天涯地角也能近在咫尺。 上一句:不见玉颜空死处 下一句:相思两处眼泪垂
【诗句】海内存知已 天涯若比邻【出处】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