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经一章)
任何一件东西,都有其根本和末梢。任何一桩事情,都有终结和开始。知道那些在先,那些在后,这样就接近大学所讲的修己治人的道理了。
朱熹曰:“明德为本,新民为末,知止为始,能得为终。本始所先,末终所后。”言任何一件事,要分清本末,辨别先后,循序而进,即可近乎大学之道矣。
-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淫,怀哉罢
-
黄巢《菊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注释】 (1)黄巢《菊花》诗虽然也是写菊花,但含意与格调与传统咏唱菊花诗大不相同,是完全带有颠覆性的,寄托了自己改天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江月花的寓意,内容包括有关康馨乃诗句(含有寓意),江在古诗中的寓意,赠刘景文古诗中橙黄橘绿时"有什么寓意。关于康乃馨的诗句:儿在千里读书忙,每当孤灯倍思乡。 梦中寄送乃馨去,感望爷娘共福康。王安石有诗言:退公诗酒乐华年,欲取幽芳近绮筵。种玉乱
-
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六十身太老,四体不支持。四十至五十,正是退闲时。年长识命分,心慵少营为。见酒兴犹在,登山力未衰。吾年幸当此,且与白云期。
-
作者: 梁建民 【本书体例】
-
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
【注释】 选自宋·苏轼《前赤壁赋》。 一瞬:一眨眼的时间。 物与我:指万物与人类。 【赏析】 苏轼的《赤壁赋》,通过对月夜泛舟的精心描写,表达了苏轼虽遭贬谪,身处逆境,寂寞孤独,但仍然超逸旷达的复杂心
-
竹篮子对我是没有用处的竹篮子对我也是一个虚空也不过只那么一次它漏下了我的生命那个时候,那短而又短的剎那我看到了我那么清亮的眼眸复又
-
【名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注释与译文]三十岁了,功名事业如尘土一样微不足道,我转战千里披星戴月,度过了多少个风餐露宿的日日夜夜。这两句词,从时间、空间两个角度总结了作者的过往经历,表达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背这些古诗词有什么用啊,内容包括背那么多古诗词有什么用,背古诗词有什么用吗,背古诗到底有什么用。请您相信,现在中国的教育强迫孩子去背记股古诗词,绝对不会害你。我个人认为,背古诗肯定是枯燥的,但是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原因呢:1.应付考
-
古文·答吴充秀才书 欧阳修修顿首白,先辈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