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花诗词之《嘲迎春花》全诗原文鉴赏
赵执信
黄金偷色未分明,梅傲清香菊让荣。
依旧春寒苦憔悴,向风却是最先迎。
梅花、杏花常被历代诗人争相咏赞。而迎春花却很少为诗人所歌咏。唐诗人张谓的“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就是咏早春梅花的名句。诗人陆游独爱早春的杏花。在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写下了千古名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表达了他对杏花带来的春的气息的礼赞。然而,清代诗人赵执信的嘲迎春花却别出新裁。
诗人赵执信一反历代诗人用早春花卉表达春的气息的常规,把迎春花当成势利小人加以嘲弄。
诗人头两句嘲弄了迎春花的色、香。“黄金偷色未分明”意思是说:“迎春花的黄色是否偷来的说不清楚”。深层的意思是:“迎春花的黄色也是偷的”。这颇有点“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味道了。不过,写诗这样当然可以。诗人厌恶迎春花,字里行间就凝结着厌恶的感情。下一句“梅傲清香菊让荣”,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作者为什么拿梅和菊两种花跟迎春花比呢?用别的花不行吗? 我认为,赵执信用梅、菊与迎春花相反衬,并非随手拈来,而是匠心独运。梅花是早春的象征。历代文人都歌咏她。她的形象是高洁的。作者用梅反衬迎春花的渺小。林逋的那句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其中写梅的清香亦是为后人所称道。而迎春花是无香的。作者在这里强调“梅傲清香”这个特质就把迎春花贬得很低了。“菊让荣”是说菊花不愿与迎春花为伍。一个是“傲”,一个是“让”,异曲同工。把个迎春花写得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作者为什么写“菊让荣”而不写“兰让荣”或“荷让荣”呢,这也是有其道理的。一方面,菊是黄色为主。可同类比较。另外,还有一个更重要原因。元稹菊花诗中写道:“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是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是最晚开的花,所以元稹喜欢她。菊花甘于人后的精神,不正与“向风却是最先迎”的迎春花相反衬吗?因此,作者写“梅让清香菊让荣”,并非胡乱选取两种花与迎春花相比,而是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构思。
后两句,“依旧春寒苦憔悴,向风却是最先迎”是议论之笔。如果说前两句用了虚设、反衬等手法,后两句则是直抒胸臆了。
“依旧春寒苦憔悴”,意思是说,迎春花也是象梅花那样于春寒之际干枝开花。“憔悴”形容经冬的枯枝。南朝梁诗人王筠和孔中丞雪里梅花写道:“今春竟时发,犹是昔年枝,唯有长憔悴,对镜不能窥。”这里的“长憔悴”是写人的,但同时又是与“昔年枝”相比。赵执信诗中写“依旧春寒苦憔悴”中的“憔悴”,就是写迎春花“昔年枝”之态。作者在后两句中先扬后抑。迎春花先开花后长叶似乎与梅花相似了。但作者下一句却把迎春花抛向了世人唾弃之地。“向风却是最先迎”。梅花终冬开放,菊花开后更无花,唯有迎春花争强好胜,因而也就相形见绌了。
诗人在这里不只是嘲弄迎春花。这首诗作于雍正七年,时作者隐居家乡。历经沧桑之后,作者对世事已淡然。故有此诗。在谈龙录中,作者强调作诗要有人在。也就是说读其人之诗应能知其人之感情。读了这首诗我们确实有这样的感受。作者强烈的爱憎溢于言表。作者对那些趋炎附势投机钻营者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唐令孤楚有诗云:“高楼晓见一花开,便觉春光四面来。”迎春花还是迎春花,她带来春的气息。赵执信由于自己的爱憎却贬迎春花以抒愤懑之情。正应验了那句话“花草无情而人有情”。可谓见仁见智,因人而异。
-
本篇构思巧妙,名为《相州昼锦堂记》,但是关于昼锦堂的建筑规模、色彩、风格,甚至是周遭景色都只字未提。但却句句不离“昼锦堂”,围绕这个主题行文,高度赞扬韩琦不炫耀富贵的高风亮节。
-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
-
无名氏 无定河边暮角声,赫连台畔旅人情。函关归路千余里,一夕秋风白发生。 写西北边地羁旅乡思在唐诗中是大量的,有些诗什么都讲清了:高原的景象多么荒凉啊!河上的暮角声多么凄厉啊!我的心儿忧伤,多么思念我
-
【名句】人之有能有为,使羞其行,而邦其昌 语出《书·洪范》。凡是人中有才能、有作为的,都要使他们施展自己的才能,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你的国家就会昌盛,羞:进献。而:通“尔”,你。昌:昌盛。
-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 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蜯 蛤 ① ,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 臊,而民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形容南昌赣江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形容赣江的诗句,描写南昌的诗句,关于赣江的诗句请各位大哥帮帮忙知道了就告诉我O(∩∩)O谢谢了。古代诗人描写南昌的著名诗句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南昌奇观,最东湖、好景重重叠叠”等。(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
-
[汉]《乐府》饥不从猛虎食,暮不从野雀栖。野雀安无巢,游子为谁骄。《猛虎行》是汉乐府
-
《太平广记》 卷第九六: 僧伽大师,西域人也,俗姓何氏。唐龙朔初来游北土,隶名于楚州龙兴寺。后与泗州临淮县信义坊乞地施标,将建伽蓝。于其标下,掘得古香积寺铭记,并金像一躯,上有普照王佛字,遂建寺焉。唐
-
《拙者能勉,与巧者用功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勤学类名言赏析《拙者能勉,与巧者用功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原题】:去冬蒙君实示嘉篇懒拙不即修谢临书走笔深愧浼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