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花诗词之《早梅》全诗原文鉴赏
朱庆余
天然根性异,万物尽难陪。
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
艳寒宜雨露,香冷隔尘埃。
堪把依松竹,良涂一处栽。
这首咏早梅的诗,抒发了作者对梅花的礼赞之情。诗人首先从“物性”起笔,由梅花特殊的天然本性说起,世间万花都难同它匹配。万物,在这里系泛指各种花。陪,伴随,转引为匹配,表明梅花特异之处,非寻常之花能比。继之具体写梅花的傲雪迎春,梅花的艳丽和清香,从而,进一步展示了梅花独立、坚贞、高洁的品格。第三联“艳寒宜雨露,香冷隔尘埃”是第二联“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的具体说明。宜,作“应当”解释。隔,间隔,离开,诗中有冷落之意。尘埃,尘土,比喻污浊的事物,这里可引申为世俗的行为。全句说:梅花艳丽芬芳,本宜应承受雨露之泽,即承春早。即迎春早的意思。而其清香由于开在冰雪中,所以尘埃不扬。第四联“堪把依松竹,良涂一处栽”,堪,可也。依,傍也。涂,通途。全句说:实在应该让梅花和松竹傍近些,让它和松竹一起栽植在理想的地方。
松、竹经冬不雕,梅则耐寒开花,故有“岁寒三友”之称。明程敏政就有岁寒三友图赋。诗人认为,既然松、竹、梅具有共同的品格与情操,就理应受到相同的礼遇,可见朱庆余以梅同松竹并列看法,于后人大有影响。朱庆余在仕途上是很不得意的。他赞扬梅花高雅坚贞品格,显然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也许可以说是诗人理想人格的含蓄写照。
这首写早梅诗的鲜明特点是,首先从梅与其它花不同之处落笔,点明其天性特异,然后中间两联具体描绘这特异之处是承春早、斗雪开、宜雨露、隔尘埃,给人留下鲜明印象。最后又以松竹相匹配作结与开首照应回环,突出了梅花所具有的坚贞品格。这种以物比物,物物相衬的手法,具有相互映照、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霜天古诗词,内容包括翻译霜天小角这首古诗,请霜天老师解答,请教您关于古诗的问题请霜天老师解答,看到您讲的,描写鉴湖的古诗词。霜天晓角·梅鉴赏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这首词以“
-
典源出处 旧题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
-
与君结交游,我最先众人。我少既多难,君家常苦贫。今为两衰翁,发白面亦皴。念君怀中玉,不及市上◇。◇贱易为价,玉弃久埋尘。惟能吐文章,白虹射星辰。幸同居京城,远不隔重闉。朝罢二三公,随我如鱼鳞。君闻我来
-
(1)定义:停顿是指在说话或朗读时,在语句前后和中间以及在段落之间所作的间歇。 (2)作用:一方面是出于人的生理上或句子结构上的需要,停下来换换气或使结构层次分明;另一方面是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并让
-
《世无钟子期,谁知心所属.》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世无钟子期,谁知心所属。》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注释】:原题:偕刘申叔、何志剑、杨笃生、邓秋枚、黄晦闻、陈巢南、高天梅、朱少屏、沈道非、张聘斋海上酒楼小饮,约为结社之举,即席赋此
-
首联,写闻柝见星之感。,“北城击柝”与“东方明星”,本不相属,但却有时问上的联系:“击柝”,是报更之声;“启明”,是报晓之象。“复欲罢”,言朝朝闻柝,今日之柝声又将停止,这就点明夜之已去,晓之将来。“亦不迟”,言启明现于拂晓之东方,亦与
-
邓尉山为太湖东岸的一个半岛,位于苏州城西南30公里的吴县光福镇,故又名光福山。西汉末年,辅佐刘秀光复汉室被封为大司徒(一说为太尉)的邓禹晚年隐居此山中,故为邓尉山。 邓禹与司徒庙 山坞正中所建司徒庙,
-
决篇第十一题解“决”是决断的意思。决断主要是针对各种有疑虑的事情,所以本篇的中心是“决情定疑”,主要内容是为王公大臣们决断疑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