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注释、译文和评说
【注释】 ①逆:不顺,引申为行不通。
【译文】 没有自我教育而去教育别人是行不通的,只有端正自己再去感化别人才顺乎常理;违背常理是招致祸乱的原因,顺乎常理是治理国家的关键。
【评说】 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意思是说,为人师者,自己的言行必须端正,要以自己合乎规范的道德行为给别人做出榜样。要求别人做的,自己必须先做;不让别人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也就是说,一个人要先正己,然后才能正人。也就是说,有威信才能起到榜样作用,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
《石榴·榴花》咏石榴诗鉴赏 张弘范猩血谁教染
-
"此借萤火以纪侯耳,非专咏萤火也。”此诗前六句都在写萤火虫,末二句突然说到“发愁”,还叹息不知道明年能否回到故乡,显得有些突兀。况且这里的萤火虫看起来生动活泼,不像晚秋时的样子,也无法作春生秋死之叹。王嗣奭指出:“本意全在末二,借萤发端,正诗之兴也”。但未能说明为什么借“萤”发兴。其实,此
-
《现代散文作品·这个与那个》简析 鲁迅著。发表于1925年12月10、12、20日《国民新闻》,收于《华盖集》。全文共四题:《读经与读史》、《捧与挖》、《最先与最后》、《流产与断种》,从四个不同的侧面
-
1、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蔡松年《鹧鸪天》) 2、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3、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柳如是《金明池》) 4、众
-
年年曲江望,花发即经过。未饮心先醉,临风思倍多。三春看又尽,两地欲如何。日望长安道,空成劳者歌。
-
由于作者写的是“救灾记”,故赵扦的正直、恺悌都没有写在文章之内。这就既概括地介绍了赵公其他方面的品格、修养,又给读者以思考的余地,具有无尽的余味,是一种很巧妙的写作手法。
-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
【注释】 选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景:阳光。 不惊:平静。 碧:水天一片绿色。 万顷:广阔无边。形容湖面阔大。 锦鳞:鱼的代称。锦,形容鱼的鳞片五光十色。 岸芷:岸上的香芷。 汀兰:岸边平处的香
-
古文观止·王庆麟·书《魏叔子集》后 魏叔子之
-
井络——李商隐井络天彭一掌中,漫夸天设剑为峰。阵图东聚夔江石,边柝西悬雪岭松。堪叹故君成杜宇,可能先主是真龙。将来为报奸雄辈,莫向
-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出处】唐.韦庄《 章台夜思 》 【意思】长夜中清彻的琴瑟撩人幽怨;好象风雨绕弦无尽凄楚悲哀。孤灯之下听到楚地号角凄怆;西边一钩残月巳经落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