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弘范《榴花》咏石榴诗赏析
石榴·榴花咏石榴诗鉴赏
张弘范
猩血谁教染绛囊,绿云堆里润生香。
游蜂错认枝头火,忙驾薰风过短墙。
仲夏五月,芳菲渐寂。“日烘丽萼红萦火”的石榴花盛开了。元朝大将军张弘范对此芳辰美景,浮想联翩,咏成了这首榴花绝句。
动人春色不须多,万绿丛中红一点。那盛开的石榴,真是红得耀眼,仿佛是猩血染成。石榴的芳香,招引来一群辛勤酿蜜的蜜蜂。可是,它们一见猩红的石榴花,错认枝上着了火,赶紧避开,乘着南风飞过短墙而去。作者用“忙驾薰风过短墙”的诗句,形象地点出榴花猩红胜火,构思新颖,在咏石榴诗中别开生面。今天的石榴品花中,就有一种名唤“火石榴”。
在群芳谱中,石榴花象一位性格高傲而庄重的女子。博异记中记载了一个有关石榴花的神奇传说:天宝年间,崔元徽春夜遇美女十余人,内有绯衣佳人,姓石名阿措,她见封家十八姨举盏时,举止轻佻,便拂衣而起,正色拒之。阿措即石榴,众美女皆花神,封家十八姨即风神。这个传说,隐喻石榴花虽风姿艳丽,却能庄重自爱。杨万里咏它“不肯染时轻著色,却将密绿护深红”;马祖常咏它“只待绿荫芳树合,蕊珠如火一时开”;高启咏它“夜来端午宴,淡却美人裙”;这三位诗人各言石榴之美,有的咏它端庄,有的咏它浓艳,有的咏它优雅。石榴花除红色外,还有微黄带白的黄石榴,洁白如玉的白石榴。花经载:“石榴有并蒂花者,又有红花白缘,白花红缘者。”只是黄白石榴不多见而已。
石榴,是西班牙和利比亚的国花,被这两国人民视为富贵吉祥的象征。中国人民因石榴多子,也以此象征子孙繁衍。故石榴是古代馈赠的礼品。在今天的日用品图案上,石榴与牡丹一样,也是屡见不鲜的。
引诗作者张弘范,是元朝大将。他曾任蒙古汉军都元帅,为元朝统一中国建立大功,在厓山石壁上刻有“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后被人磨灭。张弘范在历史上的功过,自有史家评说,非本则诗话议论范围。但就这首石榴诗而言,这位大将军的确还有一点文学才情。
-
听说,杭州西湖上的雷峰塔倒掉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但我却见过未倒的雷峰塔。破破烂烂的映掩于湖光山色之间,落山的太阳照着这些四近的地方,就是“雷峰夕照”,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的真景我也见过,并
-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作品赏析苏轼绍圣四年(一O九七)被贬海南,六月十一日渡海南下,次日至
-
〔与卢象、崔兴宗、裴迪、弟缙同赋。〕青雀翅羽短。未能远食玉山禾。犹胜黄雀争上下。唧唧空仓复若何。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非常有深意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求很有深意的诗句,求很有深意的诗句,跪求一下有深意的诗句有些啥子非常感谢。蝴蝶为花醉,花却随风飞,花舞花落泪,花哭花瓣飞,花开为谁谢,花谢为谁悲。 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2、 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3
-
在德国象征主义*诗人斯特凡·格奥尔格*周围形成的一个象征主义文学团体。这一派别的创作在内容上是反理性主义和反人道的,在艺术上则追求一
-
【原题】:栖霞高士以诗鸣於时方幸缔交而赴玉隆之请鹤驭西去挽之不留临岐告别为赋二诗
-
柳宗元在永州期间,写过几篇骚体寓言,用以抨击邪恶,这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篇。本文由前半段的序文和后半段的骚体诗组成,通过对猿和猢狲善恶不同的品德的描对比,借此影喻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集团和以宦官、藩镇为主体的守旧顽固势力之间势不两立的矛盾斗争。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颂扬男子帅气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夸赞男人帅气的古诗词,描写男生帅气的诗句,形容男子帅气的诗句。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杜甫《饮中八仙歌》释义:举杯饮酒时,常常傲视青天,俊美之姿有如玉树临风。2、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
-
作者: 徐红兵
-
椒聊 作者: 周永才 【本书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