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诸葛亮《黄陵庙记》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诸葛亮《黄陵庙记》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诸葛亮黄陵庙记

诸葛亮

仆躬耕南阳之亩,遂蒙刘氏顾草庐,势不可却,计事善之。于是情好日密,相位总师,趋蜀道,履黄牛,因睹江山之胜。乱石排空,惊涛拍岸,敛巨石于江中,崔嵬巑岏,列作三峰。平治洚水,顺遵其道,非神扶助于禹,人力奚能致此耶? 仆纵步环览,乃见江左大山壁立,林麓峰峦如画。熟视于大江重复石壁间,有神像影现焉。鬓发须眉冠裳宛然如彩画者,前竖一旌旗,右驻一黄犊,犹有董工开导之势。古传所载,黄龙助禹开江治水,九载而功成,信不诬也。惜乎庙貌废去,使人太息! 神有功助禹开江,不事凿斧,顺济舟航,当庙食兹土。仆复而兴之,再建其庙貌,目之曰黄牛庙,以显神功。

黄陵庙,原名黄牛祠 (欧阳修黄牛峡祠诗),又名灵感庙 (陆游入蜀记)、洺川庙 (范成大吴船录)。位在西陵峡中黄牛峡南岸的山趾上,面临长江,背依山岩。由于在庙后高峻的崖壁上,有黑迹如人,黄迹如牛,仿佛人牵牛的形状,神奇莫测,因此逐渐形成种种传说,所以人们立祠祭祀。

据地方志记载,黄陵庙始建于唐宣宗大中元年 (847)。宋仁宗景祐三年 (1036) 欧阳修为夷陵令,第二年曾至黄牛峡游览,其时庙名黄牛峡祠。陆游于宋孝宗乾道六年 (1170) 入蜀时经过,据在入蜀记 中记载,已于宋高宗绍兴年间 (1131-1161) 改名为灵应庙。范成大于宋孝宗淳熙四年 (1177) 出蜀时经过,所见庙名又改为洺川庙。黄陵庙之名,很可能来自这篇伪托的诸葛亮碑记,后来却弄假成真、喧宾夺主,这个名称一直传到今天。按理推测,北宋的欧阳修,南宋的范成大、陆游游历时,既无黄陵庙之名,又不见此碑,作伪的时间至少在南宋孝宗淳熙年间以后。

而且碑文的结构、文气不类汉人,内容也不可能出自诸葛亮之手。伪撰此碑者,并非通人,所以处处露破绽,下面酌加诠释剖析,以证其伪。

“仆躬耕”九句,写诸葛亮的身世及到黄牛峡的原因。大意是我原来在南阳隐居躬耕,不意受到姓刘的人亲到草庐敦请,情势不可推辞,谋虑事情又互相契合,于是关系日益亲密,以丞相的地位统领部队,奔驰蜀道,来到黄牛峡,因而得见江山的胜景。从来碑记文中,即使偶有作者自述经历,也决无如此表达的。且诸葛亮和刘备是君臣的关系,刘备生前,诸葛亮称之为陛下,死后称之为先帝,哪有可能以第三者的身分称之为“刘氏”的?遑论诸葛亮有无率兵来到黄牛峡的事实了。

“乱石”九句,写黄牛峡惊险的形势及黄牛神助禹治水的功绩。其中“乱石排空,惊涛拍岸”,是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词语,抄袭来放在这里,实在不伦不类。“敛巨石列作三峰”,据明雷思沛荆州方舆书:“又东为黄牛山,滩曰黄牛滩,江中有三石磥砢,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江中的三块石矶,称作“三峰”已不类,而且传说中的夏禹治水、主要是开凿、疏浚河道,未有垒石为山之说。因为即使是神话,多少要和现实有相当的联系或想象,如何能如此不着边际。

“仆纵步环览”至“信不诬也”,写黄牛峡崖壁上的影迹和黄牛神的联系,并以古书记载有黄龙助禹开江治水,证明其说确实不虚。这段文字尤其离奇,古书如拾遗记等,虽有“禹尽力沟洫,导川夷岳,黄龙曳尾于前,玄龟负青泥于后”的记载。可书中说的是黄龙,碑文作者也明明写的“黄龙”二字,这和黄牛峡的黄牛毫无联系,如何能张冠李戴,作出“信不诬也”的结论呢。以诸葛亮的明智,焉能写出这样不通的文章。即使理解为崖壁上人形的迹象为黄龙神,黄牛是神的坐骑或役畜,那么庙何以又称作黄牛庙呢? 实在莫可究诘。

“惜乎”十句,写重修庙宇的经过。按碑文的说法,神庙和塑像当建于汉代,至诸葛亮时已经废圮,所以要重修庙宇,再造金身。奇怪的是碑文说命名为黄牛庙,而题目又称黄陵庙记,推其涵义,该是原名黄陵庙,诸葛亮重修时改名黄牛庙。这个解释当然十分勉强,因为如果黄陵庙命名在前,碑记中宜有点明,且题目亦不应作 黄陵庙记。

综合有关情况考察,黄牛祠的建造,当由于黄牛峡水急滩险,航行的船只多覆溺,加以那里岩壁有黄牛的影迹,船民惊以为神,立祠祭祀,以祈保佑。陆游 入蜀记引北宋张商英有首庙赞,很能说明这个原因:“壮哉黄牛,有大神力。辇聚巨石,百千万亿。剑戟齿牙,磥硊江侧。壅激波涛,险不可测。威胁舟人,骇怖失色。刲羊酾酒,千载庙食。”可见因黄牛滩险恶,舟人立祠媚黄牛神,以求保佑,助禹开江治水之说纯属附会。所以庙的始建,必然在江上航行繁盛以后,方志记载唐宣宗大中元年之说,应该是可信的。欧阳修等人所见,可能仍为唐人庙宇之旧,因此虽记下种种异名,绝无黄陵庙之说。

所谓诸葛亮的碑文,自是宋代以后重修庙宇时所立。托古自重,是古人常有的狡狯,不宜盲信。但从碑文“目之曰黄牛庙”和黄陵庙记题目和正文不相应的破绽,可以获知重修前原名黄牛庙。重修后才以黄陵庙之名取代原名。

总之,研究黄陵庙的由来和兴盛,应该和川江航运的发展和繁荣密切相关,今天见到的黄陵庙,是明代万历四十六年 (1618) 重建的,宏大壮丽。已非宋欧阳修等所见和伪撰诸葛亮碑时的情状。这自是明万历间经济发展,川江航运高度繁荣的产物。否则黄牛峡地处荒僻,后民稀少,如何能集调大量的财力物力,兴建这样盛大的庙宇。



猜你喜欢
  • 端五节的古诗词(端午节的诗句古诗大全)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端五节的古诗词,内容包括端午节的诗句古诗大全,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大全,有关端午节的古诗大全4句。《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竞渡诗》【唐】卢肇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 睡醒的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睡醒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有关“起床”的诗句,关于睡觉的古诗,求一首刚睡醒起床的诗,,。1. 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2. 华严居士贪幽定,一线春丝唤起床。3.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4. 懒起画峨眉,弄装梳

  • 明清小说之《三言·吴衙内邻舟赴约》内容解读与赏析

    小说正文叙北宋神宗年间事,但与宋元早期话本古朴的语言风格异趣,郑振铎推定为元明间的作品。胡士莹则认为: “本篇疑出冯梦龙手笔。” (《话本小说概论》) 冯氏又将此故事收入其《情史》。明人汪廷讷根据这一

  • 《恨春》情诗三百首赏析

    恨春 作者: 朱淑真 【原

  • 《黄鹄歌》原文与鉴赏

    作者: 李志获 【本书体例】

  • 《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

    交友类名言赏析《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圣人之崇尚节俭,恐伤财害民而已。|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圣人之崇尚节俭,恐伤财害民而已。》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朝天子》

    【题 解】 明正德年间,宦官当权,为了搜刮钱财,大批宦官以各种名义到地方勒索。官船所到之处,吹起喇叭摆威风,地方官吏豪绅亦乘机勒索。这首散曲借物抒怀,借用喇叭为题目,尖锐而深刻地讽刺宦官作威作福、鱼肉

  • 《水调歌头·中秋赏析》

    此词写中秋之夜,借中秋赏月之机,表白了词人为人的高洁,也流露了他对“从仕数困”的些许幽恨。全篇用笔空灵回荡,而自有清景无限,清趣无穷,表现出米芾“为文奇险,不蹈袭前人轨辙”的特有风格。米芾写中秋赏月,却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撇开月亮,先写自己

  • 屈原爱国名篇《九歌·国殇》原文注解与鉴赏

    在秦楚战争中,战死疆场的楚国将士因是战败者,只能暴尸荒野,没有人替这些为国战死者操办丧礼,进行祭祀。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放逐之中的屈原创作了这一不朽名篇。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