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灯下漫笔》内容简介和鉴赏
现代散文作品·灯下漫笔简析
鲁迅著。作于1925年5月,收于坟。当时复古派文人不断攻击新文化运动,掀起了一股复古的逆流。他们宣扬“固有文明”和“国粹”,妄图麻醉人民的精神,为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张目,维护吃人的制度。鲁迅在本文中把他们宣传古有文明和国粹,喻之为“软刀子割头”,是封建势力在精神上戕害人民的“老谱”。文章把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深刻地概括为两种时代:一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而中国人民却从来没有争到过“人”的地位。所谓“中国文明”,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社会,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筵宴的厨房”。由于人们对此缺乏认识,所以这人肉筵宴一直排到现在。最后,作者号召人们:扫荡食人者,掀掉这筵宴,毁坏这厨房,“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是现在青年的使命”。作品从现实生活中的小事着笔,纵横开掘,揭示历史的本质,揭露一切统治阶级的阴谋,抨击封建传统思想的罪恶,启发人民起来推翻黑暗的旧社会。全篇议论生动形象,逻辑严密,警句叠出,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启示和巨大的艺术感染的力量。
-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 (1)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2) 。越明年 (3) ,政通人和 (4) ,百废具兴 (5)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6) 。 予观夫巴
-
吾见王侯外戚,语多不正,亦由内染贱保傅,外无良师友故耳。|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吾见王侯外戚,语多不正,亦由内染贱保傅,外无良师友故耳。》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专城未四十,暂谪岂蹉跎。风雨吴门夜,恻怆别情多。
-
元好问《济南行记》 元好问 予儿时从先陇城府君官掖县,尝过济南,然但能忆其大城府而已。长大来,闻人谈此州风物之美,游观之富,每以不得一游为恨。岁乙未秋七月,予来河朔者三年矣。始以故人李君辅之之故,而得
-
唯见长江天际流 小时候住在一座古老的小城里,也曾经听说过长江,以为是很遥远很古老的故事,与自己是没有什么关系、也不会有什么关系的
-
王国维《人间词话·诗词之工拙》经典解读 诗词之工拙 《沧浪》《凤兮》二歌,已开《楚辞》体格。然《楚辞》之最工者,推屈原、宋
-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经常接触散文吧?散文常用记叙、说明、抒情、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那么,你会写散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毕淑敏散文精品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毕淑敏作为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著名女作家,她的散文创作向来颇受关注,她的一些名篇被广泛转载,在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中流传深广。《毕淑敏散文精品赏析》一书就是由号称“遍访华语文坛”的专栏作家李冰从毕淑敏数量众多的散文作品中选编,并加以点评、赏析而成,它作为
-
君不见滹沱流澌车折轴,公孙仓皇奉豆粥。湿薪破灶自燎衣,饥寒顿解刘文叔。又不见金谷敲冰草木春,帐下烹煎皆美人。萍齑豆粥不传法,咄嗟而办石季伦。干戈未解身如寄,声色相缠心已醉。身心颠倒自不知,更识人间有真
-
【4693】新时代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提升十二讲(赵周贤主编,人民出版社,18 3万字,2019年7月第1版,49元)△12讲:①提升政治能力的重大意义
-
西北秋风至,楚客心悠哉! 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 露彩方泛艳,月华始徘徊。 宝书为君掩,瑶琴讵能开? 相思巫山渚,怅望阳灵台 ① 膏炉绝沉燎 ② ,绮席生浮埃。 桂水日千里 ③ ,因之平生怀。 江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