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晚鸦》原文|鉴赏|赏析|意境解析
崔护
黯黯严城罢鼓鼙,数声相续出寒栖。
不嫌惊破寒窗梦,却恐为奴半夜啼。
诗中描写的情景应发生在长安城南,禁夜之后。示意“止其行李,以备窃盗”的暮鼓早已敲过了(“黯黯严城罢鼓鼙”),这时某一民居中的一位妇人,却被宅外高树上的鸦啼声惊醒。出人意表的是,她并未因此埋怨啼鸦,却反作歉然的语气道: “恐怕是我睡梦中的哭声惊扰了枝上的晚鸦罢,真正是对不起呀。”看来,她一点也不为那悲哀梦境的惊破而感到遗憾。
这就立刻使读者联想到金昌绪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同样被啼鸟惊梦,那可是怨气冲天,迁怒于啼鸟呢。两首诗情景形成对照,但不同的形式,却有相同的意味。无论嫌鸟也好,不嫌鸟也好,可以说都不是诗的本旨。诗人通过怨鸟或谢鸟的形式,目的都在于更好地表现闺怨。一般说来,闺怨的本质内容没有太大差别,千差万别处在表现的方式。不正面写闺怨,而借水怨山,从侧面微挑,更耐人寻绎。正是“超以象外,得其圜中。”
这首诗在刻划人物形象上,是很有个性特征的。那妇人不嫌惊梦,又暗示给我们那梦的悲苦,她不是在梦中都哭了吗?这和春怨中一心要做“到辽西”好梦的少妇比,其处境当更凄凉。诗中一面称鸦窠为“寒栖”,一面称自家为“寒窗”,两两相形,最见物我同情之意,不待奴啼惊鸦,鸦啼惊奴,彼此原谅而后知。与春怨对读,我们感到这体谅晚鸦的人,是贫妇;那打起黄莺的人儿,却是香闺少妇。由诗见人,也是一妙。
-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东南形胜在三吴之地,三吴胜景以苏杭为最,而杭州美景又集中
-
将军出使拥楼船,江上旌旗拂紫烟。万里横戈探虎穴,三杯拔剑舞龙泉。莫道词人无胆气,临行将赠绕朝鞭。
-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出处】唐李商隐《 蝉 》。 【意思】蝉儿呵,你最能引我共鸣,我也是,家徒四壁,举家清苦。 【全诗】 《蝉》 .[唐].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
-
才子声名白侍郎,风流虽老尚难当。诗情逸似陶彭泽,斋日多如周太常。矻矻将心求净法,时时偷眼看春光。知君技痒思欢宴,欲倩天魔破道常
-
压河连华势孱颜,鸟没云归一望间。杨仆移关三百里,可能全是为荆山。
-
这两首诗是苏轼题在惠崇所画的《春江晓景》上的。惠崇原画已失,这首诗有的版本题作《春江晓景》,现已无从考证。画以鲜明的形象,使人有具体的视觉感受,但它只能表现一个特定的画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一首好诗,虽无可视的图像,却能用形象的语言,吸
-
回国后已经过了两个秋天了。那两个秋天都模模糊糊,如烟如梦,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过去的;直到今年秋天,这才得着一点闲时闲情,偶然逛逛公园。 在上海所有的公园里面,谁都知道兆丰公园是最好的。除掉缺欠艺术品(
-
入幕推英选,捐书事远戎。高谈百战术,郁作万夫雄。起舞莲花剑,行歌明月弓。将飞天地阵,兵出塞垣通。祖席留丹景,征麾拂彩虹。旋应献凯入,麟阁伫深功。
-
[唐]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的
-
高适《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 燕歌行 》 .[唐].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