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避谀》全文和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避谀》全文和鉴赏

·纪 昀·


李玉典言:有旧家子夜行深山中,迷不得路。望一岩洞,聊投憩息,则前辈某公在焉。惧不敢进。然某公招邀甚切。度无他害,姑前拜谒。寒温劳苦如平生。略问家事,共相悲慨。因问:“公佳城在某所,何独游至此?”某公喟然曰:“我在世无过失。然读书第随人作计,做官第循分供职,亦无所树立。不意葬数年后,墓前忽见一巨碑。螭额篆文,是我官阶姓字。碑文所述,则我皆不知。其中略有影响者,又都过实。我一生朴拙,意已不安,加以游人过读,时有讥评,鬼物聚观,更多讪笑。我不耐其聒,因避居于此。惟岁时祭扫,到彼一视子孙耳。”士人曲相宽慰曰:“仁人孝子,非此不足以荣亲。蔡中郎不免愧词,韩吏部亦尝谀墓。古多此例,公亦何必介怀?”某公正色曰:“是非之公,人心俱在。人即可诳,自问已惭。况公论具在,诳亦何益!荣亲当在显扬,何必以虚词招谤乎?不谓后起胜流,所见皆如是也!”拂衣竟起。士人惘惘而归。余谓此玉典寓言也。其妇翁田白岩曰:“此事不必果有,此论则不可不存。”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
避谀的情节并不复杂,就是写某个旧家子(破落的官宦人家子弟)“夜行深山中”,在一岩洞内,与已然过世的前辈某公的几段对话;但很生动,某公的音容笑貌、心胸见识,无不一一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小说写他“招邀甚切”,招手邀请晚辈进洞,态度十分恳切;“寒温劳苦如平生”,问寒暖,道辛苦,如同生前一样;“略问家事,共相悲慨”,探问家中的变化,一起悲伤感叹一番。其举止言谈,与生者毫无二致。
旧家子问:“公佳城在某所,何独游至此?”佳城,是指墓地,典出博物志·异闻。按说,人死,理应在墓地安身,某公却独自游历到了山中洞里,所以要问。某公自述生前虽无过失,但读书只是信从别人的讲解,做官只是照章办事,所以没什么建树。然而儿孙辈却在他墓前立碑刻字,所述,或平空生造,或言过其实,使他深感不安。为避游人的讥评、鬼物的讪笑,只好远离墓地。这里,某公虽是虚幻的鬼魂,但他遇到的麻烦——谀墓(撰写的墓志称誉不实),却是极现实的。社会上,不只“仁人孝子,非此不足以荣亲,甚至象蔡中郎(蔡邕)、韩吏部(韩愈)这样的名流学士也不免随俗,给人写过颇多溢美之词的碑文墓志。这就更能说明,谀墓已成为社会的一种风习。
小说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借某公的避谀,游人的讥评和鬼物的讪笑,抨击了这样一种社会风习,说明了作品的寓义,而且也塑造了某公的鲜明形象。作品写他“正色曰”:
“是非之公,人心俱在。人即可诳,自问已惭。况公论具在,诳亦何益!荣亲当在显扬,何必以虚词招谤乎?”
这话说得何等好!评价一个人的功过是非,自有公论。以不实、溢美之词欺世盗名,即使一时可以诳过旁人,扪心自问,也会感到惭愧的。何况大众的舆论尚在,诳骗又有什么用处!荣耀父母,应当是做出显赫的事业,传扬好的名声,为什么一定要用虚夸的词语招来毁谤呢!如果说,在小说的前半部分,我们所看到的还只是个一生朴拙、不贪虚名的正直人形象,那么他板起面孔、十分严肃地说下的此一番话,就表明他还是个不为世俗所囿的真有见识者。
小说以玉典的亲家翁田白岩的话结尾:“此事不必果有,此论则不可不存。”这话既说清了寓言的特点——事不一定实有,不过借事以寄托寓义;又肯定了某公的见解——这见解的意义是深远的。确实,不仅在封建时代,某公的这一见识不同凡响,即使到了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虽然在墓前树碑立传已不多见,但写悼词、传记、人物介绍等文字时,不是仍应坚持实事求是,以免虚词招谤吗?
猜你喜欢
  • 楚辞《守志》翻译|注释|赏析

    陟玉峦兮逍遥,① 我登上昆仑山停留片刻, 览高冈兮峣峣。 看到高高山冈巍峨雄壮。 桂树列兮纷敷,② 山上桂树排列错杂纷披, 吐紫华兮布条。③ 枝叶茂盛紫花朵朵开放。 实孔鸾兮所居, 这里适宜栖息孔雀凤

  • 典故“琴高骑鲤 ”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典源出处 汉刘向《列仙传》卷上:琴高者,赵人也,以鼓琴为宋康王舍人,行涓彭之术,浮游冀州、涿郡之间二百余年。后辞入涿水中取龙子,与诸弟子期曰:皆洁斋待于水旁,设祠。果乘赤鲤来,出坐祠中,旦有万人观之。

  • 《送李愿归盘谷序》鉴赏

    作者: 吴小如

  • 《骂如不闻》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骂如不闻【原典】富文忠公①少时,有骂者,如不闻。人曰:“他骂汝。”公曰:“恐骂他人。”又告曰:“斥公名云富某。”公曰:“天下安知②

  • 白居易《和汴州令狐相公,新于郡内栽竹百竿,拆壁开》全诗赏析

    梁园修竹旧传名,园废年深竹不生。千亩荒凉寻未得,百竿青翠种新成。墙开乍见重添兴,窗静时闻别有情。烟叶蒙笼侵夜色,风枝萧飒欲秋声。更登楼望尤堪重,千万人家无一茎。

  • 杜甫《大麦行》全诗赏析

    大麦干枯小麦黄,妇女行泣夫走藏。东至集壁西梁洋,问谁腰镰胡与羌。岂无蜀兵三千人,部领辛苦江山长。安得如鸟有羽翅,托身白云还故乡。 作品赏析【鹤注】此当是宝应元年成都作。大麦干枯小麦黄①,妇女行

  • 韦应物《秋夜一绝》全诗赏析

    高阁渐凝露,凉叶稍飘闱。忆在南宫直,夜长钟漏希

  • 《温暖的白菜》孙荔散文赏析

    在霜凝如雪的立冬时节,半白半绿的白菜上市了,如一幅画儿。该怎样形容一棵白菜呢?醇厚,朴实,无华。它所散发的味道,有着泥土的气息、原

  • 韩愈《五坊小儿》原文、赏析和鉴赏

    韩愈 贞元末,五坊小儿张捕鸟雀于闾里,皆为暴横,以取钱物。至有张罗网于门不许人出入者;或有张井上者,使不得汲水,近之,辄曰:“汝惊供奉鸟雀!”痛殴之,出钱物求谢,乃去。或相聚饮食于肆,醉饱而去。卖者或

  • 王维《冬夜书怀》全诗赏析

    冬宵寒且永。夜漏宫中发。草白霭繁霜。木衰澄清月。丽服映颓颜。朱灯照华发。汉家方尚少。顾影惭朝谒。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