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黜来敏教”的全文和注释
(诸葛亮集、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三国志、诸葛孔明全集)
校注
[1]黜:贬斥;废除。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三黜。”国语·晋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来敏:字敬达,义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刘备占领益州后,任命来敏为典学校尉,后为太子家令。刘禅继位后,任命来敏为虎贲中郎将。诸葛亮驻军汉中之时,任命来敏为军祭酒、辅军将军。来敏一生屡次被黜,都是由于言行不谨慎所致。本文大约写于建兴五年(227)诸葛亮北驻汉中之时。
[2]显言:犹扬言。荣资:荣耀和俸禄。狂悖:狂妄背理。汉书·五行志中之上:“汉大臣征贺(昌邑王刘贺)为嗣,即位,狂悖无道。”
[3]含容:包容接纳。无所礼用:没有尊崇重用之意。
[4]刘子初:即刘巴。见与刘巴书注[1]。家令:太子属官名。秦有太子家令,汉沿置。晋亦置家令,掌刑狱、钱谷、饮食。隋唐以后至金元,亦设家令,职掌随时不同。
[5] 闇:“暗”的异体字。愚昧不明。擢:选拔,提升。战国策·燕策:“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祭酒:官名。汉平帝时置六经祭酒,秩上卿,后置博氏祭酒,为五经博士之首。晋初改为国子祭酒,隋唐以后称国子监祭酒,为国子监之主管官,至清末废。审见:详尽细密的意见。审,详知,明悉。淮南子·说山训:“万事由此所先后上下,不可不审。”引申为详尽细密之意。中庸:“博学之,审问之。”背先帝所疏外:违背了刘备疏远来敏的原则。敦厉:督促劝勉。薄俗:轻薄的风俗。汉书·元帝纪:“重以周秦之弊,民渐薄俗,去礼义,触刑法,岂不哀哉!”帅之以义:遵循正义的道理。帅,遵循。礼记·王制:“命乡简不帅教者以告。”义,事之宜;正义。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中庸:“义者宜也。”后主[上]即位,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作“今上即位”。诸葛孔明全集作“后主即位”。
[6]表退职:宣布撤掉来敏的职务。表,明示,显扬。礼记·檀弓:“君子表微。”左传·襄公十四年:“世胙大师,以表东海。”愆:过失;罪咎。
-
名言: 釜鼓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故先王不满也。 注释: 釜(fu斧) 鼓: 古代量器名。概: 古时量米麦时刮平斗斛的器具。引申为刮平、削平。 句意: 釜鼓太满, 人们就把它刮平; 人太自满, 老
-
土门山行窄,微径缘秋毫。栈云阑干峻,梯石结构牢。万壑欹疏林,积阴带奔涛。寒日外澹泊,长风中怒号。歇鞍在地底,始觉所历高。往来杂坐卧,人马同疲劳。浮生有定分,饥饱岂可逃。叹息谓妻子,我何随汝曹。 作品赏
-
散文是指篇幅短小,题材多样,形式自由,情文并茂且富有意境的文章体裁。其特点是通过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各种表现手法,创造出一种自由灵活、形散神凝、生动感人的艺术境界。以下是小编收集的散文朗诵技巧,欢迎查看! 一、散文的朗诵基调 散文总是从作者主观视点来观察世界万物,从中有所感悟,于是有感而发,抒发自己的感想。读散文,听散文,似乎是跟着作者去看去想,最终和作者想到一块儿去。因为是一个看,想,感悟的过程,所以散文朗诵的基调是平缓的。没
-
【原题】:再赓佳什已致牵羊之请又辱不鄙垂教盖不巫困小巫欲眎其颠踣为戏耳辄作二章以足小成之数
-
南都已见成新集,东鲁休嗟未作诗。霖雨曾为天下福,甘棠何止郡人思。元刘事业时无取,姚宋篇章世不知。二美惟公所兼有,後生何者欲攀追。 作品赏析【原题】:太傅杜相公有答兖州待制之句其卒章云独无风雅可流传因◇
-
宋登春《江阁晚望呈荆州诸公(二首选一)》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宋登春江阁晚望呈荆州诸公(二首选一)几处蒹葭连岸白,数村烟火隔江明。无家自合依刘表,有赋谁能荐长卿。巫峡去帆江树隐,衡阳归雁暮云平
-
《今学者之病,所患在于未有洒然冰解冻释处,纵有力持守,不过只是苟免显然尤悔而已.似此
《今学者之病,所患在于未有洒然冰解冻释处,纵有力持守,不过只是苟免显然尤悔而已。似此,恐皆不足道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
-
【注释】:
-
福州的山有“二绝”:群翠屏列西北,三山峙于城中。有人概括福州的景色是:“三山鼎峙,两塔耸立,双水环绕,大海东濒”,这三山即于山、乌山和屏山,呈三角立于福州旧城的东南、西南和正北面。其中,屏山曾是越王无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形容心态的古诗词关于心境的诗句,内容包括形容心态的古诗词,形容“心态”的诗句,关于心态的诗句。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2、草舍茅屋有几间,行也安然待也安然。3、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