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登春《江阁晚望呈荆州诸公(二首选一)》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宋登春
江阁晚望呈荆州诸公(二首选一)
几处蒹葭连岸白,数村烟火隔江明。
无家自合依刘表,有赋谁能荐长卿。
巫峡去帆江树隐,衡阳归雁暮云平。
黄金已尽还为客,湘汉长歌万古情。
作者简介宋登春(约1515—1586年),字应元,号海翁、鹅池,冀州真定府新河县(今河北邢台新河县)人。能诗善画,年二十余弃家远游。晚年依其兄子,居江陵之天鹅池,自号“鹅池生”。徐学谟守荆州,深敬礼之。后在钱塘江跃江自尽。留有宋布衣集。
题解此诗当是作者客居江陵时赠给时任荆州府知府徐学谟等官员的自伤之作。
简析诗人晚登高楼眺望大江,眼前芦花瑟瑟,江村烟火,巫峡去帆,衡阳归雁,一派凄凉秋景,因而触景生情,写此诗呈送荆州知府等人。诗中引经据典,倾诉了自己客居异乡,穷困潦倒的窘境,暗含怀才不遇,希望举荐于朝的愿望。末句表达了对徐学谟礼遇自己的感激之情。
-
今晚,同学聚会,回到家已是子夜时分,发现家里的门灯亮着,看来古稀之年的母亲记性差,又忘记关灯。而“忘记关灯”这四个字,是我小时候母
-
【注释】:小序:故吏从事中郎卢谌死罪死罪。谌禀性短弱。当世罕任。因其自然。用安静退。在木阙不材之资。处鴈乏善鸣之分。卷异蘧子。愚殊宁生。匠者时眄。不免馔宾。尝自思惟。因缘运会。得蒙接事。自奉清尘。于今五稔。谟明之效不着。候人之讥已彰。大雅含
-
作者: 宋生贵
-
嗟尔戎人莫惨然,湖南地近保生全。我今罪重无归望,直去长安路八千。
-
【3003】精神病理学与政治(〔美〕哈罗德·L·拉斯韦尔著,魏万磊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4万字,2015年2月第1版,49元)△初版于1930年的这
-
国学名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出处和解释
【名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语出清代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每吃一粒饭,都应当想一想粮食来的不容易;每穿一线衣,就要经常想到种棉养蚕、纺线织布的艰难。说明农桑辛苦并提醒人们
-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则谓所怀
名言: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作品赏析【注释】:韦应物诗集中收录寄诸弟诗近二十首,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手中情深的诗人。而正由于出自性情,发自胸臆,所以这首诗虽只是即
-
《林檎花·月临花》咏林檎花诗鉴赏 元稹凌风飏
-
荀子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1)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2) 。彊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 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3) 。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