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古离别》赏析解读
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
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
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
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
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
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
菟丝及水萍,所寄终不移。
江淹是极善于写离别文字的。这首 古离别便曲曲折折地写出一个女子怀念游子时的复杂心理。
开首二句 “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是对游子所至之处的想象。雁门关,在今山西省北部。然而,诗中并非实指。只是处于怀念、等待之中寂寞忧伤的女子对游子可能到的荒凉偏远地方的想象。想象中包含着对游子处境的担忧,对其困苦的关切,对其前路的揣测。推敲 “乃至”二字,无异于在说: 他远远地离开我,大约已经到了荒僻的雁门关,如果行行不已,前路若何,这些都牵动着我的心。
既然行之已远,前程难测,那么,何不归来呢? 所以,女子又从想象转入对其归期的惦念。“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化用 古诗十九首 中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的句意,将游子的 “不顾返”——不想回家,变为自身殷切惦念的何时可还,一种离别已久、思之若渴的心情油然而出。
思归思,盼归盼,此时女子却也明白 “何时”正是遥遥无期之时。因而,思维的镜头又在对归期的惦念中切入当初送别情景的回忆: “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送别的日子距今已经很远了,从前边 “远与君别” 、“千里”相隔的诗意中已经看到。然而,送别的情景,送别时屋檐前团团的露珠却都留下那样深刻的印象,历历在目,如同发生在昨日一般。“檐前露已团”,只是分别时偶然看到的一幅小景,却最大限度地包含着泪眼相向、无语凝噎、执手而别、情意绵绵的人与情的回忆。归来重聚,正未有期,惟有这深情的回忆可以安慰她忧伤哀戚的心绪。这两句的回忆又与前边的想象、惦念在转折中有自然顺接之关系。
当然,回忆所带来的一刹欢乐不仅是短暂的,而且在实质上仍是愁苦,甚至是更深的愁苦。紧接着的 “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两句就是对这愁苦的感叹。“蕙草”即香草,代指女子的青春容貌。“道里”指游子的行役道路。女子与游子相别已久,自知在空空的等待中青春容貌渐渐衰老,这是极可悲的事,也正是她愁苦的原因所在。然而,她却“不惜” 自己的美人迟暮之痛,而将心事放在对游子风餐露宿、羁旅困顿的悲念上,更见出情之可贵。
再以下的“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四句,表示在长久分别之后能够“一见”的愿望。“琼树枝”喻珍贵难得之物,在古诗中常代指友人。那女子把实际上很渺茫的一次相见做为眼下最大的愿望,并且把它看作如琼树枝一样珍贵,其渴望之切、恩爱之深俱在其中。
最后的“菟丝及水萍,所寄终不移”两句,表示女子的坚贞之志。“菟丝”是一种缠绕在其它植物的寄生草木。“水萍”是依水而生的水草。她表示自己就如菟丝水萍一样,既然把终生寄托给游子,那不管他远别千里也好,不管他终生难还也罢,我的忠贞始终都不会移易。这种有别于古诗 中“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的品德,是被作者赞许的所谓中国女子的传统美德。
就这样,全诗有想象,有惦念,有回忆,还有感叹、愿望与坚誓,细致地展示了一个孤居女子复杂的心理流程。
-
送毛伯温朱厚熜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
-
折桂令·春情徐再思【原文】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1],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2]。证
-
裸露看见裸露着来的是母亲含情的泪眼看见裸露而去的是灵慧的上苍感到裸露伸展的是大地的胸怀……过去的无法再次裸露未来,却婴儿般的相互抚
-
边烽警榆塞,侠客度桑干。柳叶开银镝,桃花照玉鞍。满月临弓影,连星入剑端。不学燕丹客,空歌易水寒。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出处】唐王之涣《 登鹳雀楼 》。 【意思】太阳依傍着西山落下,黄河 奔腾着流入东海。 【赏析】这副流水对,写出了高远磅礴的景色,气势雄浑,境界开阔,有包举一切之概,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含竹古诗词,内容包括写出古诗词中含竹的诗句,带竹的诗句,带有“竹”的古诗词。关于竹的古诗《新竹》宋·杨万里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半脱锦衣犹半着,箨龙未信怯春寒。2、《竹》梁·刘孝先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柿灯古诗词,内容包括有关柿子的古诗词,古人描写观灯的诗句,关于灯笼的诗句。刘禹锡 咏红柿子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本因遗采掇,翻自保天年。陆游 秋获歌墙头累累柿子黄,人家秋获争登场。长碓捣珠照地光,大甑炊玉连村
-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作品赏析【注释】:[乱入]采荷女子在荷花池中。
-
《菊花·菊花》咏菊花诗鉴赏 方九功露冷江蘋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