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古代爱情诗词《》明月篇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代爱情诗词《》明月篇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皎皎明月光,灼灼朝日晖。昔为春蚕丝,今为秋女衣。
丹唇列素齿,翠彩发蛾眉。娇子多好言,欢合易为姿。
玉颜盛有时,秀色随年衰。常恐新间旧,变故兴细微。
浮萍本无根,非水将何依。忧喜更相接,乐极还自悲。


中国古代表现两性关系题材的作品里,要以描写女子婚姻爱情悲剧的为最常见。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一文学现象正是封建时代男尊女卑社会现实的必然产物,傅玄的明月篇即是其中之一。但这首诗的取材角度略有不同,作者笔下的女主人公既不曾经受失恋的痛苦也没有遭遇被弃的不幸,而是正值盛颜如花、两情欢洽之时。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充分享受着爱情的欢乐本应无忧无虑的女子,却充满了对容华不久、恩爱难持的疑惧,这就更深一层地揭示了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处于依附地位的女子难以摆脱的悲剧命运。
开头两句起兴:“皎皎明月光,灼灼朝日晖。”作者选择“明月”、“朝日”这两种自然景物来写,并用“皎皎”、“灼灼”两个形容词加以修饰,其用意自然不单在于以此发端,而是兴中有比,含有了象征意义。同时以日月的更替引起下文写时光的流逝。
“昔为春蚕丝,今为秋女衣。”这里使用了比喻,借“春蚕丝”到“秋女衣”的昔今变化比喻事物因岁月流逝而发生变化的事理。这一比喻不只新颖独特,而且与上下文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它使诗歌由“秋女衣”自然引出对作品主人公——一位女子形象的描绘。
“丹唇列素齿,翠彩发蛾眉。”这两句写女子容貌,着墨不多而有画龙点睛之妙。读者从她那张唇红齿白、蛾眉如黛的面庞尽可以想象出这是怎样一位光艳照人的丽人,并在她与起首的“皎皎明月”、“灼灼朝日”之间自然产生某种联想。
既有此天生丽质又正当青春年少,她的一言一笑、一举手一投足,在情人眼里自然无不楚楚动人,具有极大的魅力。“娇子多好言,欢合易为姿。”正是这一情景的生动写照。
不料对方如此多情相爱并未使女子为之陶醉,相反,她却是忧愁多于欢乐。原来她担心的是“玉颜盛有时,秀色随年衰”。盛颜难驻,青春不再,这本是人生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女子之所以为此而担忧,是因为她清醒地知道对方的爱主要基于对自己容貌的爱悦和迷恋,一旦自己年长色衰,这爱势必无以维系,到那时又将何以自处呢?正是这一沉重的忧思使之即使处于欢乐之中也不免时时提心吊胆,惟恐男子因自己容貌变化而移情别恋。“常恐新间旧,变故兴细微”,逼真地再现了女主人公担心被弃故而变得敏感多疑的心理状态。
这既不是女子无端猜忌、杞人忧天,也不是她命运不佳、遇非其人。从当时产生的为数不少的弃妇诗可知,男子见异思迁、喜新厌旧是常见现象,这正是由妇女所处的社会地位决定的,所以接下来揭示了造成这一悲剧的根源:“浮萍本无根,非水将何依。”用无根的浮萍比喻没有独立地位的女子,用浮萍与水的关系比喻女子对男子的人身依附,实在是再贴切不过。同时,这一笔将女子可能遭遇到的个人悲剧上升为社会悲剧,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历史和现实中无数女子的不幸遭遇,对自己命运的清醒认识,使得这位女子无法耽于眼前被爱恋的欢乐,而不得不为未来而担忧。尽管未来也还十分遥远,幸与不幸也只是出自想象,但她却以幻作真,情不自禁地悲伤起来了。“忧喜更相接,乐极还自悲。”再没有比这两句诗更能真切地表达她此时此刻的心境的了。诗到此戛然而止,留给读者的却是对主人公命运的无尽思索和回味。
猜你喜欢
  • 温新阶《哗哗的流水声》

    正值盛夏,阳光炙烈,天空蓝得耀眼,没有一丝云彩。赵家山广场在阳光下格外显眼,篮球场的红绿塑胶颜色鲜亮。尽管我是在被藤蔓覆盖的甬道里

  • 李商隐《初入武夷》全诗赏析

    未到名山梦已新,千峰拔地玉嶙峋。幔亭一夜风吹雨,似与游人洗俗尘。 作品赏析又作宋朝陆游作,收入全宋诗卷二一六四幔亭:幔亭峰,源于幔亭宴。相传秦皇二年(公元前220年)八月十五日,皇太姥,武夷君和魏王子

  • 《古文观止·《公羊传》·吴子使札来聘》鉴赏

    古文观止·《公羊传》·吴子使札来聘 (襄公二

  • 苏轼《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二首》全诗鉴赏

    秋早川原净丽,雨余风日清酣。従此归耕剑外,何人送我池南。但有樽中若下,何须墓上征西。闻道乌衣巷口,而今烟草萋迷。

  • 谭嗣同的莽苍苍斋

    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又号华相众生、东海褰冥氏。关于他的字号,他在《寥天一阁文·先妣徐夫人逸事状》记:“生既十二年,染疫独厚……短死三日,仍更苏。……大人以是字嗣同复生矣。”又,《三十自纪》记:时局

  • 《赠郭给事赏析》

    王维的后半生,虽然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然而在官场上却是“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旧唐书·王维传》)因此,在他的诗作中,这类应酬的题材甚多。这首诗,既颂扬了郭给事,同时也表达了王维想辞官隐居的思想。写法上

  • 王维《榆林郡歌》全诗赏析

    山头松柏林。山下泉声伤客心。千里万里春草色。黄河东流流不息。黄龙戍上游侠儿。愁逢汉使不相识。

  • 《把酒对月歌赏析》

    这首诗通过歌咏李白并引以自况。“把酒对月”这个题目本是李白所作的一首诗。李白一生爱月,所咏明月诸诗脍炙人口。这首诗一开始就以兀傲的口气,推倒一切月诗,独尊李白:“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有这样的气概,方许歌咏李白。这里推崇的“

  • 什么是倚声填词

    倚声是依照乐曲的声情、句拍填词,也称依声或寄声。《新唐书刘禹锡传》谓禹锡乃倚其声,作《竹枝辞》十馀篇。此为倚声之始。北宋张未《贺铸东山词序》:大抵倚声为之词,皆可歌也。后因宫调失传,词家以前辈作品的声

  • 洪升和《长生殿》

    康熙时期,文人中流传有“南洪北孔” 之说。所谓“洪” ,就是《长生殿》的作者洪升。所谓“孔” ,就是《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 洪升(1645—1704) ,字昉 (fǎng) 思,号稗畦,浙江钱塘人,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