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婆罗多》
摩诃婆罗多
摩诃婆罗多约成书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后4世纪,与罗摩衍那并称为印席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全诗共18篇,包含十万七千颂(双行),比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总和还多8倍,被许多学者认为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传说作者为毗耶娑或称广博仙人。“摩诃婆罗多”意为“伟大的婆罗多族”。史诗以列国纷争时代的印度社会为背影,叙述婆罗多族后裔俱卢族和般度族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故事。持国和般度是两兄弟,哥哥持国天生眼盲,由弟弟般度为国王。持国有100个儿子,长子叫难敌。般度有5个儿子,长子叫坚战。前者为俱卢族,后者为般度族。后来般度死去由持国执政,待坚战长大后要继承王位,但持国的儿子不允。难敌设计了一座易燃的紫胶宫,让般度族五兄弟去住,想纵火烧死他们。五兄弟幸免于难逃至森林。后持国召回他们,分一半国土给五兄弟。难敌又设置赌博骗局赢了坚战,迫使五兄弟交出国土,流亡森林12年,并在第13年隐姓埋名充当奴仆。13年期满五兄弟要收回国土,难敌坚决不允,发生冲突引起大战。许多小国分别参加双方战斗。大战18天,般度族获得黑天(大神毗湿奴的化身)支持取得胜利。难敌全军覆灭,般度长子继承王位。最后五兄弟登雪山修道,4人先死,只有长子到达天堂。在摩诃婆罗多的故事中有大量神话、寓言,还有许多独立完整的哲学、政治、伦理、宗教等哲理性插话,据这些插话而独立成书的薄伽梵歌被印度教奉为圣典。史诗丰富多彩的夸张、比喻,发人深省的谚语,表现出民间口头文学的艺术特色。作品几乎包括了古印度各哲学派别的主张和治国之道,对印度两千年来的思想、文化、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
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解题】 此诗是王维漫游江南至越州为友人皇甫岳别墅题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中的第一首,作年不详。皇甫岳,皇甫恂子,事迹不详。云溪:即五云溪,亦即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南。鸟鸣涧:鸟在涧中鸣。涧(jia
-
【名句】夫孝,天之经 ① 也,地之义 ② 也,民之行也。 【注释】①经:规则。②义:道理。 【释义】孝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百姓的基本行为准则。 【点评】对父母的孝敬,是天地间最基本的准则,否则社会就
-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出处】唐祖咏《 终南望余雪 》。 【意思】终南: 即终南山,距陕西西安 南约六十里。阴岭,指山之北侧。诗 写从都城长安遥望终南山雪后景 象。
-
你如果有福气独自坐在窗内,静悄悄的没一个人来打扰你,一点钟,两点钟的过去,嘴里衔着一支烟,躺在沙发上慢慢的喷着烟云,看它一白圈一白圈的升上,那末在这静境之内,你便可以听到那墙角阶前的鸣虫的奏乐。 那鸣
-
江南之仙山,黄鹤之爽气〔2〕,偶得英粹,后生俊人〔3〕。林公世为豪家,此士之秀。落发
-
《绝句四首(其三)》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① ,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 ①西岭:指岷山,在成都之西,巅峰积雪长年不化。 【赏析】 广德二年(764)春,杜甫闻知其
-
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 组诗《秋浦歌十七首》,是大诗人李白晚年居秋浦(唐县名,今安徽贵池) 时所作。“其十”一首,从描绘秋浦山景落笔,触景生情,抒
-
菱歌清唱棹舟回,树里南湖似鉴开。平障烟浮低落日,出溪路细长新苔。居民地僻常无事,太守官闲好独来。犹忆长安论诗句,至今惆怅独书台。
-
蒲松龄早岁即有文名,但屡试不第,为了谋生,到淄川西铺缙绅毕有际府中“坐馆”。教书之余,搜奇索异,写成《聊斋志异》。
-
【原题】:得三七舍侄书云二月二十五日同族人至湖山赏海棠花枝繁丽宛如神仙窟宅感而有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