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阳关三叠”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典源出处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三辅黄图卷六:“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释义用法长安东有灞水,水上有灞桥,古代送客至此有折柳赠别的习惯。唐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有名的送别诗,被教坊谱入乐府时,取诗中词句称作“渭城曲”或“阳关曲”因在演唱时反复咏唱,故又称“阳关三叠(叠即重唱)。后作为送别的典故。
用典形式
【折柳】 明 ·李雯:“想折柳声中,吹来不尽; 落花影里,舞去还香。”
【阳关曲】 宋·李珏:“怕听阳关曲,奈短笛唤起天涯情远。”明 ·郑之升:“无人为唱阳关曲,惟有青山送我行。”
【听阳关】 宋 ·苏轼:“掩霜纨,泪偷弹。且尽一樽,收泪听阳关。”
【泣渭城】 宋·苏辙:“不堪未别一杯酒,长听佳人泣渭城。”
【唱阳关】 唐·李商隐:“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宋·张舜民:“不是渭城西去 客,休唱阳关。”
【唱渭城】 宋·范成大:“岂是从容唱渭城,个中当有不平鸣。”
【渭城诗】 金·元好问:“旗亭谁唱渭城诗?酒盈卮,两相思。”
【渭城柳】 金·辛愿:“休歌渭城柳,衰老易悲伤。”
【渭城歌】 清·钱谦益:“渭城歌罢休垂泪,逐客年来实饱闻。”
【一曲阳关】 宋·柳永:“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上兰桡。”
【三叠阳关】 宋·孙惟信:“三叠古阳关,轻寒沁,清月满征鞍。”
【四叠阳关】 宋·李清照:“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西出阳关】 宋·张炎:“叹西出阳关,故人何处,愁在渭城柳。”
【阳关三叠】 宋·苏轼:“阳关三叠君须秘,除却胶西不解歌。”金·王特起:“素秋晚,听阳关三叠,一尊相饯。”
【阳关西出】 宋·张炎:“尚记得行歌,阳关西出无故人。”
【渭城风雨】 清·秋瑾:“凄唱阳关叠,最伤心渭城风雨,灞陵柳色。”
【渭城朝雨】 金·元好问:“渭城朝雨三年别,平地青云万里程。”
【灞桥怨别】 宋·高观国:“依依灞桥怨别,正千丝万绪,难禁愁绝。”
【灞桥烟柳】 宋 ·陆游:“东风里,有灞桥烟柳,知我归心。”
【灞陵回首】 清·王夫之:“故人 知我年华暮,唱彻灞陵回首句。”
【千万遍阳关】 宋·李清照:“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阳关一杯酒】 宋·苏轼:“惟有阳关一杯酒,殷勤重唱赠离居。”
【阳关无限叠】 唐·李商隐:“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黎。”
-
行遍山巅又水涯,尚无红叶与黄花。长松夹道六七里,小墅通村十数家。竺国云深僧寂寞,草堂洞古石嵯牙。野翁共醉官垆酒,扶醉归来已暮鸦。原
-
宋词典故·潢池 【出典】 见“革潢池风俗”。 【释义】 潢池原指积水而成的池塘。汉代渤海太守龚遂称海滨饥民被迫为盗,犹如小儿在潢池里耍弄刀枪。后谓有水寇之处为潢池。 【例句】 潢池息浪奏凯,筹饷属萧张
-
【注释】:琴操是个歌伎。一日在宴会上,戏将秦观的《满庭芳·山抹微云》换韵。我个人倒有点喜欢这个韵!
-
墨梅图 元·王冕作 纸本水墨 纵六七.七厘米 横二五.九厘米 藏上海博物馆 梅兰竹菊是中国画中号称“四君子”的画题,其中梅花尤以它那“众芳摇落独暄妍”(林逋《梅花》)的品性,深为文人画家垂青。自北宋华
-
诗词鉴赏《唐宋五代词《敦煌曲子词《浣溪沙》敦煌曲子词 敦煌曲子词 五两竿头风欲平 ① 。张帆举棹觉船行 ② 。柔橹不施停却棹 ③ ,是船行。满眼风波多陕汋 ④ ,看山恰似走来迎。子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
【3217】谱写中国梦云南篇章:砥砺奋进的五年(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编,人民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18万字,2017年9月第1版,58元)△六个
-
露白风清庭户凉,老人先着夹衣裳。舞腰歌袖抛何处,唯对无弦琴一张。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语文古诗词练字,内容包括可以练字用的古诗词,语文古诗练字的题目,适合练字的古文。推荐:中国最唯美的9首古老情诗《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
-
哈利·波特(节选)〔英〕J K 罗琳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度过了不平凡的两年。这几天,霍格沃茨正在进行非常重要的巫师资格考试。城堡
-
作者: 窦春蕾 【本书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