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斯》原文与鉴赏
作者: 窦春蕾 【本书体例】
【原文】:
彼何人斯(1)?其心孔艰(2)。胡逝我梁(3),不入我门。伊谁云从(4)?维暴之云。
二人从行(5),谁为此祸。胡逝我梁,不入唁我(6):“始者不如今,云不我可。”
彼何人斯?胡逝我陈(7)?我闻其声,不见其身。不愧于人,不畏于天。
彼何人斯?其为飘风(8)。胡不自北,胡不自南?胡逝我梁?祇搅我心(9)!
尔之安行(10),亦不遑舍(11)。尔之亟行(12),遑脂尔车(13)?壹者之来(14),云何其盱(15)。
尔还而入(16),我心易也(17)。还而不入,否难知也(18)。壹者之来,俾我祇也(19)。
伯氏吹壎(20),仲氏吹篪。及尔如贯,谅不我知(21)。出此三物(22),以诅尔斯(23)。
为鬼为蜮(24),则不可得。有靦面目(25),视人罔极(26)。作此好歌,以极反侧(27)。
【鉴赏】:
关于这首诗的题旨,许多人认为是绝交诗。诗集传曰:“旧说暴公为卿士,而谮苏公,故苏公作诗以绝之。然不欲直斥暴公,故但指其从行者而言……但旧说于诗无明文可考,未敢信其必然耳。”长期以来,一些经学家通过大量考证,试图证明此事的确凿:周幽王时有两位大臣苏公和暴公,他们本来关系很好,后来,由于二人田地相邻,犬牙交错,发生了一些争执,产生了矛盾,暴公过苏公门而不入,还在背后诋毁他,苏人一气之下写了这首诗与之绝交。仔细品味分析,却不得其解,它似乎更象一首反映青年男女恋爱纷争的诗,而目,口气也似为女子之咏。因此,这只是一首弃妇所作的述怨诗。诗中叙述了一些痴心女子对负心情人的幽怨、愤恨、谴责和期望,情真意切,用心良苦;语调如诉如泣,亦悔亦恋,颇为感人。
诗的首二章陈述了自己遭遗弃之事。并表现出强烈的愤懑之情,首句就开门见山指出:“彼何人斯?其心孔艰”,这是一个心肠阴险难测的家伙,自己一片痴情等待他,他却过门不入,不来看望自己,也不向自己表达爱慕之情,而在此之前,两人曾经相爱过。那么,是什么原因令他变了心呢?原来他整日跟随在暴公的身后,被邪恶所诱惑,干着见不得人的坏事。这一切更使她感到痛苦万分,她责问道:“二人从行,谁为此祸?”双方关系的破裂,正是你一手造成的!第三、四章,诗人继续谴责男子的负情忘义。怨恨他反覆无常,行踪莫测,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形如飘风倏忽南北,令人捉摸不定,揣测不透。既然他行事光明磊落,“不愧于人”,对得起别人,也就“不畏于天”,将来也不担心老天的报应。但是,为何他“胡逝我梁,祇搅我心”,走过我的渔梁,搅乱了我的心,却将我遗弃呢?尽管这个男子背情弃义,令诗人伤心不已、怨愤难平,但她一面痛苦地指责他,无情地嘲讽他,一面又痴心依旧,敦促他回心转意,重修旧好。第五、六、七三章就是这种复杂矛盾心绪的展露。她首先表白自己对爱情的忠贞不二,接着又絮絮叨叨地诉说自己思恋对方的悲喜哀乐,眼巴巴地盼望情人的到来;“壹者之来,云何其盱”“尔还而入,我心易也”“壹者之来,俾我祇也”,如果他来了,自己是多么高兴;如果他没来,自己又是如何忧伤。最后,她表示要原谅他,不记前咎,双方对天盟誓,水谐琴瑟之好。然而,诗人的美好愿望能否实现,心中并无把握,因此,在最后一章,她又苦口婆心地劝说他,抛弃鬼蜮心肠,丢掉害人之念,为自己的行为彻底忏悔,洗心革面,改正错误,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同时,她点明自己写作此诗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对方回心转意,从善如流。这语重情长的话语,表现出诗人的一片至情至性。这种缠绵悱恻,既恨又爱的细腻情感,很能打动人心。
-
【名句】两相思,两不知 语出南朝宋代鲍照《代春日行》诗。钟情之人,彼此思念,但却不知道对方也在思念自己。两句诗表达彼此钟情的男女羞于向对方表露爱意的微妙心情,诗句简洁而风趣。也可用以形容两地相思而无以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
-
[宋]王安石南山新长凤凰雏,眉目分明画不如。年小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车书。这是一首
-
清晨振衣起,起步方池侧。徘徊俯丹楹,到影见攲仄。不识陶靖节,定非风尘格。遥怀谢灵运,本自林泉客。予生忽世事,不以形为役。顾彼冕弁人,冕弁非予适。
-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一唱督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作
-
云萧索,田风拂拂,麦芒如彗黍如粟。关中父老百领襦,关东吏人乏诟租。健犊春耕土膏黑,菖蒲丛丛沿水脉。殷勤为我下田租,百钱携偿丝桐客。游春漫光坞花白,野林散香神降席。拜神得寿献天子,七星贯断嫦娥死。 作品
-
邃院重帘何处,惹得多情,愁对风光。睡起酒阑花谢,蝶乱蜂忙。今夜何人,吹笙北岭,待月西厢。空怅望处,一株红杏,斜倚低墙。羞颜易变,傍人先觉,到处被著猜防。谁信道,些儿恩爱,无限凄凉。好事若无间阻,幽欢却
-
张舜民《村居》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必备古诗词,内容包括部编版79年级必背古诗文,七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人教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文。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芳草9988部编版7-9年级必背古诗文(课内)部编版七年级(上)《观沧海》(必背)东汉·曹操东临
-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欲:要想。浚(jùn):疏通。要想使树长得高,必须使它的根长得结实、牢固;要想使水流得远,必须疏通它的水源。比喻要想使事业发达昌盛,必须抓住根本,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