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鸶》鉴赏和赏析
激石滩声如战鼓,翻天浪色似银山。
滩惊浪打风兼雨,独立亭亭意愈闲。
鹭鸶,为一种水鸟,全身羽毛雪白,主食小鱼等水生动物,活动于江河湖泊岸边或水田中。从诗题看,这是一首咏物诗; 从诗的内容看,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抒怀诗。
开首“激石滩声如战鼓,翻天浪色似银山”两句,写鹭鸶的生活环境。鹭鸶活动于水中,诗便紧扣水之特点,从声、色两方面落笔,“如战鼓”形容浪涛拍岸声之大,“似银山”比喻浪涛翻滚之凶猛,为读者描摹了一幅风急浪高、惊涛拍岸的画图。这两句诗,又是诗人对自己人生道路和世态炎凉的形象化概括。此诗约作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其时,范仲淹以“朋党”罢参政,欧阳修、富弼、韩琦等均被牵涉,被贬官,分别出知滁、郓、扬州。诗人无辜遭此贬谪,心中凝集着多少辛酸凄楚。这种难以忍受的愤懑心情,诗人只有诉诸于笔端。风急浪高的景物描写,正是官场瞬息万变、动辄蒙冤受屈的形象描述。
“滩惊浪打风兼雨,独立亭亭意愈闲”两句,转入写鹭鸶,这是全诗的重点。鹭鸶居于水畔,风吹浪打,而不能污其洁白的羽毛,也不改其亭亭玉立的身姿。鹭鸶是风浪中清高的象征。诗人以鹭鸶身处惊涛、恶浪、狂风、暴雨之中而不改其本来面目自况,展现其高洁的情操和坚贞的品格。“意愈闲”是诗人心态的直接表白,富有参禅悟道的意味。本来,诗人遭受不白之冤,一腔愤懑悲痛无以诉说,诗的情调该是哀怨哀伤的。但这里却写他 “意愈闲”。释迦牟尼在把禅传说迦叶尊者时讲过 “涅槃妙心”这句话,所谓 “涅槃”就是烦恼之火去除后,内心完全清静的状态,这个状态就是悟道的意思。“涅槃妙心”也就是禅心。而诗人在经历了仕途坎坷、无辜遭贬的打击之后,寻求内心清静,努力进入禅者悟道的状态。这首诗正是诗人禅心的透露。
此诗以鹭鸶起兴,以鹭鸶自况。既是写鹭鸶,又是写自己,于咏物中寄情寓兴,达到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完美境界。
-
名言: 乐道人之善,则天下皆去恶为善。 注释: 乐: 以……为乐。 句意: 如果以说道别人的善为快乐, 那么天下的人都会除去恶而行善了 。 出处: 唐·韩愈《答元侍御书》
-
黄庭坚 韩生画肥马 ① ,立仗有辉光 ② 。 戴老作瘦牛,平田千顷荒。 觳觫告主人 ③ ,实已尽筋力。 乞我一牧童 ④ ,林间听横笛。 【注释】 ①韩生:韩干,唐代画马名家。②立仗:帝王的仪仗队,分别
-
宋·王安石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2,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3。嗟乎!孟尝
-
岑参诗的特点是意奇语奇,尤其是边塞之作,奇气益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奇而婉,侧重在表现边塞绮丽瑰异的风光,给人以清新俊逸之感;这首诗则是奇而壮,风沙的猛烈、人物的豪迈,都给人以雄浑壮美之感。诗人在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时,封常清出兵去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出现的文学流派。这一流派在作品主题、创作手法和风格等方面,迥然不同于日本战前文学,是战后这一历史时期的产物。
-
管讷江行二首(其二)行行几百里,又过十三矶。宿雁逢沙落,惊凫带水飞。山寒花寂寞,江晚树依稀。自笑无家客,他乡亦当归。作者简介管讷
-
作者: 钟辛 【作家简介】见《沙恭达罗》。 《云使
-
2019六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3首意思)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2019六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内容包括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3首意思,六年级上册的三首古诗是什么,求六年级上册语文的3首古诗还要诗意。天净沙·秋2113思》是元散曲作家马致5261远创作的小令。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4102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1653骑一匹瘦
-
万事之中,忍字为上【原典】唐光禄卿王守和①,未尝与人有争。尝于案几②间大书“忍”字,至于帏幌③之属,以绣画为之。明皇知其姓字非时④
-
古文观止·汪琬·送王进士之仕扬州序 诸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