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之《击鼓》译文、翻译、鉴赏和赏析
击鼓其镗,
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
我独南行。
(镗、兵、行,阳部。)
从孙子仲,
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
忧心有忡。
(仲、宋、忡,中部。)
爰居爰处?
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
于林之下。
(处、马、下,鱼部。)
死生契阔,
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阔、说,祭部。手、老,幽部。)
于嗟阔兮,
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鲁韩洵作夐。)
不我信兮。
(阔、活,祭部。洵、信,真部。)
〔译文〕
战鼓擂得冬冬响,士兵踊跃练 刀枪。有的于国挖战壕,有的筑漕城,偏我远征向南行。
跟随将军孙子仲,和好邻国陈 宋是为了伐郑。回老家偏我没份,使我心焦又伤痛。
行军掉队哪里停留哪里住?谁 知在哪儿又丢了战马? 叫我何处寻找它?我呀找马来到山林下。
生和死都在一起,和你约定的 话还记在心里。紧紧握着你的手,誓与你白头到老。
可叹如今相别离,不能回家与 你团聚。可叹如今远离散,使得咱们誓约不能如愿。
〔评介〕
击鼓五章,章四句。这是一首厌战诗。诗中充满了对统治者的 憎恨,对战争的厌恶及对和平幸福 生活的憧憬。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诗题序说:“卫戍卒思归不得也。”诗 中叙述了士兵从入伍、出征以至思 归逃散的经过。诗序:“击鼓,怨州吁也。卫州吁用兵暴乱,使公孙 文仲将而平陈与宋,国人怨其勇而 无礼也。”多数学者都以为此诗是写 鲁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年)卫国统 治者与陈、宋等国伐郑的战争。一 说,此诗是写鲁宣公十二年(公元前 597年)宋伐陈时卫穆公出兵救陈 的战争。如姚际恒诗经通论云: “此乃卫穆公背清丘之盟,救陈为宋 所伐,平陈宋之难,数兴军旅,其下 怨之而作此诗也。因陈宋之争而平 之,故曰 ‘平陈与宋’;陈宋在卫之 南,故曰 ‘我独南行’。”可备一说。
全诗五章。一章写击鼓练兵,真 可谓一幅生动的备战图。二章写南 行远征,诉说有家难归的痛苦心情。 三章写思归逃散的情景,军心涣散,没有斗志,连战马都丢了,厌战情 绪,由此可见一斑。集疏曰:“军 士散居,无复纪律”四章回忆自己与 妻子离别时的情状,想起“执子之 手,与子偕老”的誓言。清方玉润 诗经原始眉评曰:“有此一章追叙 前盟,文笔始曲,与陈琳饮马长城 窟行机局相似。”五章连用 “于 嗟”反复咏叹,厌战反抗情绪可见。 击鼓这篇诗是最古的以兵写兵的短篇杰作。又李蒲平所说:“此诗丧 马求林,离散阔洵之状,千载如见。” 又陈子展诗经直解中说:“诗人 若具速写之技,概括而复突出其个 人入伍、出征、思归、逃散之整个过 程。简劲不懈,真实有力,至今读之,犹有实感。”
这篇诗在艺术成就上也是很有 特点的。全诗寓情于事,叙事又有波 澜。全诗以士兵消极厌战反战这一 中心为线索贯穿始终。一、二章在叙 事中发出“我独南行”、“不我以归” 的怨言,表现其不愿南行参战。三章 细写士气涣散情形,其厌战情绪不 言而喻。四章追叙前盟,文章起伏迭 宕,以反衬强化主题。五章以连用 “于嗟”反转上意,转合一章“我独 南行”不能如约之苦。变化开合,井 然有序,将其厌战情绪写得淋漓尽 致。清王先谦评之曰:“一时怨愤离 叛之状可见!”其言甚是。
-
《诗经·周南》南有乔木, 不可休思。汉有游女, 不可求思。汉之广矣, 不可泳思。江
-
.布算以步五星,不如仰观之捷;吹律以求中声,不如耳齐之审。铅汞以为药,策易以候火,不如天造之真也。是故神宅空,乐出虚,蹋?匊者以气升,孰能推是理以求天造之药乎?于此有物,其名曰真一,远游先生方治此道,
-
苏轼《南乡子》苏 轼 苏 轼 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①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②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 ③ 。万事到头都是梦 ④ ,休休。明日黄花蝶也
-
钱锺书和我的书中国人走向世界,就是从远东走向远西,从东方走向西方。中国人从东方走向西方的起步,比欧洲人从西方走向东方至少晚了一千七
-
辟雍流水近灵台,中有诗篇绝世才。渤海归人将集去,梨园弟子请词来。琼枝未识魂空断,宝匣初临手自开。莫道专城管云雨,其如心似不然灰。
-
宰相: 是对我国封建王朝辅佐君主、统领百僚、总理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的泛称,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宰相肚里能撑船”意思是说宰相的心胸很宽阔,豁达大度,肚子里都可以行船了。这一俗语最初确实出自一位宰相
-
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 玉石可以被破碎,但不可改变它洁白的本色;竹子可以被焚烧,但不能毁掉它坚贞的节操。《三国演义》七六回:“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
-
腰镰欲何之,东园刈秋韭。世事不复论,悲歌和樵叟。开门望长川,薄暮见渔者。借问白头翁,垂纶几年也?
-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论语·阳货》,重道立德类名言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