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钗头凤》(陆游)原文|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这首词约作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辛未(1151)至二十五年乙亥(1155)间,时陆游二十七岁至三十一岁。是陆游为前妻唐氏而作,词的本事前人多有记述,而以周密齐东野语卷一放翁钟情前室所记最为详尽。陆游初娶唐琬,“伉俪甚得”,却不容于其母,逼令休弃。唐氏后改适赵士程。几年后春日,陆游往游沈园,与唐氏夫妇邂逅相遇。唐氏遣致酒肴,对陆游表示抚慰之情。陆游情不能胜,乘醉赋诗。
上片“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写陆游与唐氏在沈园相遇时的情景。红酥手指唐氏,以局部代全体。“黄縢酒”即黄封酒,是京城官酒。唐氏后夫赵士程是宗室,故有是酒。绍兴曾是宋高宗行幸之地,有行宫,所以称宫城,沈园近城南,因此城墙称宫墙。这三句着力渲染满城烟柳的艳阳春色,以反衬陆游与唐氏的伤感。接着四句,好象在晴朗的太空中突然响起一个惊雷,词意急转直下,把读者引入激情振荡的境界。“东风恶”,指陆母迫陆游与唐氏离异之事。“欢情薄”,悲叹琴瑟相和的伉俪,却好景不常,“不敢逆尊者意,与妇诀”(后村先生大全集)。“薄”字既指欢情之暂,也含有自责之意。“一怀愁绪”二句,进一层写到被迫出妻之后的多年离恨。“离索”,即离散。最后连用三个“错,错,错!”错是铸成大错(入声,不读去声,义训不同)的错,也是自责的意思。
下片首二句“春如旧,人空瘦”,谓今日春色不减当年,但人却消瘦了。消瘦由于悲思,婚已离了,人已瘦了,有什么办法呢?所以着一“空”字。下面紧接“桃花落,闲池阁”,与上片“满城春色宫墙柳”作对比,把人的消瘦,比作桃花的零落,池阁虽好,却十分冷落。表现一片痴情,千般惆怅。过去山盟海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言犹在耳,现在虽然致酒肴,通殷勤,总难以“锦书”托意,罢了,罢了,一切莫提了。词写到这里,主人已肝肠碎裂,字字是血泪凝成。
这首词全词又都是入声韵,形成了一种悲切急迫的情调,上下片的最后又连用三个字叠句,表现了作者沉痛的心情,也是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愤怒谴责。毛晋说: “放翁钗头凤一词,孝义兼挚,更有一种啼笑不敢之情于笔墨之外,令人不能读竟。”这首词是封建社会士大夫思想上一种矛盾的表现。
余弱冠客会稽,游许氏园,见壁间有陆放翁题词……笔势飘逸,书于沈氏园。辛未三月题。放翁先室内琴瑟甚好,然不当母夫人意,因出之。夫妇之情,实不忍离。后适南班士名某,家有园馆之胜。务观一日至园中,去妇闻之,遣遗黄封酒果馔,通殷勤。公感其情,为赋此词。其妇见而和之,有“世情薄,人情恶”之句,惜不得其全阕。未几,怏怏而卒。闻者为之怆然,此园后更许氏。淳熙间,其壁犹存,好事者以竹木来护之。今不复有矣。(陈鹄耆旧续闻卷十)
陆务观初娶唐氏,闳之女也,于其母夫人为姑侄;伉俪相得,而弗获于其姑。既出,而未忍绝之,则为别馆,时时往焉。姑知而掩之,虽先知挈去,然事不得隐,竟绝之。亦人伦之变也。唐后改适同郡宗子士程。尝以春日出游,相遇于禹迹寺南之沈氏园。唐以语赵,遣致酒肴。翁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题园壁间……实绍兴乙亥岁也。(周密齐东野语卷一)
放翁少时,二亲督教甚严。初婚某氏,伉俪相得。二亲恐其惰于学也,数谴放翁。不敢逆尊者意,与妇诀。某氏改适某官,与陆氏有中外,一日,通家于沈园,坐间目成而已。(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七八诗话续集)
陆放翁前室改适赵某事,载后村诗话及齐东野语,殆好事者因其诗词而傅会之。野语所叙岁月,先后尤多参错。且玩诗词中语意,陆或别有所属,未必曾为伉俪者,正如“玉阶蟋蟀闹清夜”四句本七律,明载剑南集;而随隐漫录剪去前四句,以为驿卒女题壁,放翁见之,遂纳为妾云云,皆不足信。
(吴骞拜经楼诗话卷三)
吾乡许蒿芦先生昂霄,尝疑放翁室唐氏改适某事,为出于傅会,说见带经堂诗话·校勘类附识。拜经楼诗话亦以齐东野语所叙岁月,先后参错,不足信,与蒿芦说合。则当时仲卿新妇之厄,翁子故妻之情,殆好事者从而为之辞与?唐氏答词,语极俚浅。然因知钗头凤有换平韵者,红友词律又疏也。(吴衡照莲子居词话卷一)
-
杉冷晓猿悲,楚客心欲绝。孤舟巴山雨,万里阳台月。水宿已淹时,芦花白如雪。颜容老难赪,把镜悲鬓发。早年好金丹,方士传口诀。敝庐终南下,久与真侣别。道书谁更开,药灶烟遂灭。顷来压尘网,安得有仙骨。岩壑归去
-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 1.这组诗是熙宁五年(1072),苏轼作杭州通判时作的。望湖楼在西湖边昭庆寺前。 今译 黑
-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出处】唐王维《 观猎 》 【意思】角弓: 用角装饰的硬弓。渭城: 即咸阳。句意: 劲风吹动角弓发出鸣声,这是将军在渭城出猎了。诗句开端奇峰突起,有先声夺人之势。 【
-
十年多难与君同,几处移家逐转蓬。 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 行人杳杳看西月,归马萧萧向北风。 汉水楚云千万里,天涯此别恨无穷。 这是一首抒情色彩十分浓郁的送别诗。诗人通过十余年中这位李录事与自
-
(一)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二)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十三)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
-
【原题】:会亭遇资政孙公赴阙公致仕已七年时召归将有西鄙之任
-
【原题】:用山门记游韵赋酴醾简林子长不蒙宠和岂不复作书生调度耶因以诗督之
-
一枕清宵好梦,可惜被、邻鸡唤觉。匆匆策马登途,满目淡烟衰草。前驱风触鸣珂,过霜林、渐觉惊栖鸟。冒征尘远况,自古凄凉长安道。行行又历孤村,楚天阔、望中未晓。念劳生,惜芳年壮岁,离多欢少。叹断梗难停,暮云
-
《桃花溪》是明代文学家张旭的一首诗,描绘了春天来临时桃花盛开的美景。诗中运用了瑰丽的形容词和生动的比喻,给人带来视觉和感受上的享受。诗人用典型的文人笔法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热爱,寓意深远。这首诗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诗词创作的艺术魅力。
-
日落原野晦,天寒闾市闲。牛羊远陂去,鸟雀空檐间。凭高植藜杖,旷目瞻前山。垅麦风际绿,霜鸦村外还。禾黍日已熟,杯酒聊开颜。酣歌岁云暮,寂寞向柴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