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附浣溪沙·柳亚子》注释和鉴赏
十月三日之夕于怀仁堂观西南各民族文工团、新疆文工团、吉林省延边文工团、内蒙古文工团联合演出歌舞晚会,毛泽东命填是阕,用纪大团结之盛况云尔。
火树银花不夜天①,弟兄姐妹舞蹁跹。歌声唱彻月儿圆②。不是一人能领导③,那容百族共骈阗④?良宵盛会喜空前⑤。
原注:新疆哈萨克族民间歌舞有圆月一歌云。⑥
【注释】①火树银花,语出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本是咏元宵节之语,词人用来形容国庆节夜灯火辉煌的景象。不夜天,谓灯火通明,恍若白昼。 ②唱彻,唱尽、唱遍。月儿圆,这是双关语,既实指节目中的圆月一歌,又喻指中华民族的大团圆。 ③一人,尚书·商书·太甲下曰:“一人元良,万邦以贞。”旧题汉孔安国传曰:“一人,天子。”这里借指国家元首,即毛泽东。能,善于。 ④那,同“哪”。容,许。百族,本义是指各色人等,这里借以泛指众民族。骈阗,形容聚集。以上二句是说,若非毛泽东的英明领导,哪能有今天各民族兄弟姊妹欢聚一堂的大团结局面? ⑤良宵盛会,唐储光羲同张侍御宴北楼诗曰:“良宵清净方高会。”元周伯琦诈马行诗曰:“良辰盛会喜云从。”这句是说,如此良宵盛会,为前所未有,实在可喜。 ⑥哈萨克族,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云,句尾语气助词,无实义。
文章作者:
-
(解题) 本篇命题取首句 “天下有至乐无有哉” 中的二字,虽非句首的二字,亦当视为相同。本题的特点在于本篇内容正讨论这一问题。 主旨在于论定世俗之乐非是乐,得来至苦。忧乐各自不同,无为方是乐,各适其适
-
《出师表》中既有诸葛亮作为臣子对刘氏父子的忠心,也有作为长辈对刘禅谆谆教导的苦心。“报先帝”“忠陛下”思想贯穿全文,反复劝勉后主要继承刘备的遗志,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诚挚恳切的深情溢于言表,其忠义之心不知令后世多少仁人志士动容。
-
青梅雨中熟,樯倚酒旗边。故国残春梦,孤舟一褐眠。摇摇远堤柳,暗暗十程烟。南奏钟陵道,无因似昔年。
-
佳人自鞚玉花骢,翩如惊燕蹋飞龙。金鞭争道宝钗落,何人先入明光宫。宫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坐中八姨真贵人,走马来看不动尘。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人间俯仰成今古,吴公台下雷塘路。当时亦笑
-
盖古之为学人材多由庠序而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盖古之为学人材多由庠序而出。》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行大射之礼,郡县行乡饮酒于学校,皆祀圣师周公、孔子。|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行大射之礼,郡县行乡饮酒于学校,皆祀圣师周公、孔子。》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故战道 ① 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 ② 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地形篇第十》) 【注释】 ①战道:战场上的实际
-
《永遇乐》 年代:宋作者:柳永 薰风解愠,画景清和,新霁时候。 火德流光,萝图荐祉,累庆金枝秀。 璇枢绕电,华渚流虹,是日挺生元後。 缵唐虞垂拱,千载应期,万灵敷佑。
-
法师说法临泗水,无数天花随麈尾。劝将净业种西方,莫待梦中呼起起。哀哉若鱼竟坐口,远愧知几穆生醴。况逢孟简对卢仝,不怕校人欺子美。疲民尚作鱼尾赤,数罟未除吾颡泚。法师自有衣中珠,不用辛苦沙泥底。
-
游仙诗 (其七) 晦朔如循环,月盈已复魄。 蓐收清西陆,朱羲将由白。 寒露拂陵苕,女萝辞松柏。 蕣荣不终朝,蜉蝣岂见夕。 园丘有奇草,钟山出灵液。 王孙列八珍,安期炼五石。 长揖当途人,去来山林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