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唐宋词之《牛峤《梦江南》》原文、鉴赏和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唐宋词之《牛峤《梦江南》》原文、鉴赏和赏析

诗词鉴赏唐宋五代词牛峤梦江南牛 峤

牛 峤

衔泥燕,飞到画堂前。占得杏梁安稳处,体轻唯有主人怜。堪羡好因缘。

注释 ①画堂:装饰华美的殿堂。②杏梁:文杏木所制的屋梁,言其屋之华贵。文杏,即银杏。汉司马相如长门赋:“刻木兰以为榱兮,饰文杏以为梁。”

花鸟草虫图(之一)【清】黄慎 上海博物馆藏

鉴赏 牛峤以词著名,是花间词派的一位重要词人,其词风格类似温庭筠,题材丰富而有特色。闺怨词情感真挚充沛,善于通过对各种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展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中国历来重视中庸之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庸),即凡事都要有合适的度,这种思想在文学中通常会得以表现。文人在表达情意时并不完全喜好直白地倾诉内心世界,而是善于借助已经在长久的文化积淀中形成的固定意象,委婉地诉说内心或喜悦或悲伤的情愫。这些意象的建立通常需要长期的民族文化心理的沉淀,唯有如此,方能达成不言而喻的共识,才可以在品读带有这种意象的作品时能够心领神会而形成情感上的共鸣。这首忆江南就是借助在古典诗词中常常出现的燕子意象表述主人公内心的情感。

这首词开篇并未用出彩的词语来营造悲伤或快乐的氛围,只是用一种平淡的语气诉说所见,“衔泥燕,飞到画堂前。占得杏梁安稳处”,几句话如实地描述了燕子造窝的一系列动作:“衔”来泥,飞过“画堂”,把家建在已经选好的“杏梁”之上。仅仅几个常用的动作便使得画面脱离板滞,变得跳跃而有活力。燕子的动作一气呵成,此时的主人公虽未出场,但可以看出她是在凝神观望,至于内心究竟作何感想,那还需要再进一步了解主人公的行为。

燕子的幸福是令人艳羡的,能够寻得一处“安稳”窝,并且可以成双成对,在女子看来是最幸福的事。燕子的比翼双飞对照自己的形单影只,怎能不生出感慨呢?“体轻唯有主人怜”,“怜”,喜爱也,因为双飞燕子营造自己的安稳窝,这份安逸的幸福等于间接地给自己一种对于未来的期待与憧憬,虽然实现的可能性无法知晓,或许根本就没有,但是有所期盼也是希望,故而对“杏梁”之上的燕子充满了羡慕之情。“堪羡好因缘”,明知道自己不可能实现,却依然不能放下,这也是女子不能自主的委婉表达,无能为力去拯救或者争取,只能终日在此徒作欣羡。

这首词在表达上最大的特点就是于平淡处现内心,主人公并没有撕心裂肺地呐喊,也没有表现出辗转反侧的痛不欲生,只是用看似漫不经心的动作,貌似极不经意间的所见,带有感情色彩的“怜”“羡”两个字眼就把满腔的情绪放置在最为显眼而又不易捅破的地方。这就是在开篇讲的,运用“中庸”的手法表情达意,在不甚强烈的字句之中,使最强烈的情感仿佛喷薄欲出,这种看似在极力压抑的情感,仔细品来更会让人心生怜爱,凄凉之感便会在字句之间不可抑制地蔓延。(张佩)

集评 清沈雄:“姜夔云:牛峤望江南一咏燕,一咏鸳鸯,是咏物而不滞于物者也。词家当法此。”(古今词话词评卷上)

梦江南

牛 峤

红绣被,两两间鸳鸯。不是鸟中偏爱尔,为缘交颈睡南塘。全胜薄情郎。

注释 ①尔:你。②交颈:比喻夫妻恩爱、男女亲昵的样子。王氏妇与李章武赠答诗:“鸳鸯绮,知结几千丝。别后寻交颈,应伤未别时。”南塘:南朝民歌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鉴赏 这首词借鸳鸯之情深笃定来反衬负心人之无情,用鸳鸯的两两不离不弃流露对负心人的谴责,同时也体现出主人公对情感背叛者的愤恨,用语浅显而情意真切。宋姜白石白石词:“牛松卿望江南词,咏鸳鸯,是咏物而不滞物者也。词家当法此。”

开篇首先对一床锦被作细致的描述:“红绣被,两两间鸳鸯。”这里是说一对对的鸳鸯被绣在红被上,“间”即隔开,意在表现鸳鸯并非只有一对,而是成双成对的无数只,这样大范围的景象对于主人公内心的冲击应该比只有一对鸳鸯要强烈得多。这两句并未做任何的修饰,但在白描的景象之中仍然可以较为容易地品得其中所包孕的情意。为什么对锦被上的鸳鸯如此之注意呢?后面的句子则给予了回答:“不是鸟中偏爱尔,为缘交颈睡南塘。”如果把前两句归于客观的描述,那么这两句则是把自己个人的意识凸显出来,之所以对鸳鸯两两相对有那么细致的关注,并非是“偏爱尔”,这里“尔”指鸳鸯,而是因为对于鸳鸯“交颈睡南塘”这种不离不弃、相濡以沫的真情发自内心地欣羡和向往。正是这样的深情打动了女主人公,使得她禁不住感慨起“全胜薄情郎”。由物之有情引申到人之无情,虽并未直接地描述“薄情郎”如何无情抛弃女子的行径,但在这一句充满怨气的感慨中就可以意会到女主人公凄惨的处境,这与杜甫佳人“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所营造的意境有极大的相似之处,都是在用鸳鸯的情深不渝来对比薄情之人的喜新厌旧,在对比反衬之中,弥漫着强烈的“禽犹如此,人何以堪”的嘲讽意味。清沈雄古今词话云:“牛峤之忆江南:‘不是鸟中偏爱尔,为缘交颈睡南塘’其下可直接‘全胜薄情郎’,此即救尾对也。”

这篇词开首用语极为简练,并且在极为浅显的字句之中表达了情感取向,这种表达方式虽然在一开始并未直接点出好恶,但含蓄并不是意味着难懂,最后一句点睛之笔,与在前面已有的鸳鸯意象暗示的情形相结合,即把主人公的情感明白地表达出来,用语清浅而寄予颇深。这首词有较为浓重的口语气息,在语言上不加修饰,情感的表达也并不迂回曲折,反而极为强烈,与前一首梦江南形成了反差。(张佩)

芙蓉鸳鸯图 【元】张中 上海博物馆藏

猜你喜欢
  • 白居易《奉和晋公侍中蒙除留守行及洛师感悦发中斐然》全诗赏析

    鸾凤翱翔在寥廓,貂蝉潇洒出埃尘。致成尧舜升平代,收得夔龙强健身。抛掷功名还史册,分张欢乐与交亲。商山老皓虽休去,终是留侯门下人。

  • 欧阳修《答谢判官独游幽谷见寄》全诗鉴赏

    闻道西亭偶独登,怅然怀我未忘情。新花自向游人笑,啼鸟犹为旧日声。因拂醉题诗句在,应怜手种树阴成。须知别後无由到,莫厌频携野客行。

  • 〔台湾〕龚鹏程《死雨》抒情散文鉴赏

    作者: 〔台湾〕龚鹏程 【原文】: 鲁迅曾说孤独的雪

  • 苏轼《玉女洞》全诗鉴赏

    洞里吹箫子,终年守独幽。石泉为晓镜,山月当帘钩。岁晚杉枫尽,人归雾雨愁。送迎应鄙陋,谁继楚臣讴。

  • 流泉《表达(组诗)》

    七月蚂蚁失去了故乡他们的沉默,恰好,对应人间的悲欢风把合欢吹得簌簌响中年书这人间最后的一滴露水是你的,也是我的……当万物消弭风隐去

  • 《阿房宫赋》注释和全文翻译

    唐·杜牧 六王 ① 毕 ② ,四海一 ③ 。蜀山兀 ④ ,阿房出 ⑤ 。覆压 ⑥ 三百余里,隔离 ⑦ 天日。骊山 ⑧ 北构 ⑨ 而西折 ⑩ ,直走 (11) 咸阳 (12) 。二川 (13) 溶溶 (

  • 刘敞《春草》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刘敞《春草》 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茎。 ① 似嫌车马繁华处,才入城门便不生。 【注释】 ①绵绵:延续不断貌。不可名,指野草不知其名。抽茎:拔节生长。 【译文】 春天的小草连绵不断,不知其名。它

  • 《登太白楼赏析》

    此时王世贞与李攀龙主盟文坛,名重天下。登太白楼,追寻前朝天才诗人的足迹,心中有很多感想。所以,诗的一开头就写当年李白登楼情景:“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不称“李太白”而称“李供奉”,称李白刚刚去职的官衔,这就巧妙地交代了李白登楼的时间

  • 怨在不舍小过,患在不预定谋。

    【名句】怨在不舍 ① 小过,患在不预 ② 定谋。 【注释】①舍:舍弃。②预:预先。 【释义】怨恨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不能宽恕其小小的过失,祸患产生的原因是没有预先做好计划。 【点评】前一句话是强调要有宽恕

  • 白居易《早夏游宴》全诗赏析

    虽慵兴犹在,虽老心犹剑昨日山水游,今朝花酒宴。山榴艳似火,玉蕊飘如霰。荣落逐瞬迁,炎凉随刻变。未收木绵褥,已动蒲葵扇。且喜物与人,年年得相见。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