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蜀山假玃》全文和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蜀山假玃》全文和鉴赏

·张华·


蜀山南高山上,有物如猕猴,长七尺,能人行,健走,名曰猴玃,一名化,或曰假玃。同行道妇女有好者,辄盗之以去,人不得知。行者或每遇其旁,皆以长绳相引,然故不免。此得男女气,自死,故取男也。取去为室家,其年少者终身不得还。十年之后,形皆类之,意亦迷惑,不复思归。有子者辄俱送还其家,产子皆如人,有不养食者,其毋辄死,故无敢不养也。及长,与人无异,皆以杨为姓。故今蜀中西届多谓杨,率皆假玃、化之子孙,时时相有玃瓜者也。

〔选自博物志〕

●●
蜀山假玃选自张华博物志卷三异兽。作者以奇特的想象,描述了蜀中南高山上玃盗妇人为妻的神话般的故事。
在西汉时,就曾流传有玃盗妇人的传说,并非始自魏晋。张华所记蜀山假玃大概就取自西汉的传说敷陈而成。小说中的假玃颇具人的特点,开始作者便介绍了它的生活环境及特征。“蜀山”应该为“蜀中”,也就是说在四川南部的山区,有像人一样能行走的假玃。焦氏易林卷一坤之剥曾记载说:“南山大玃,盗我媚妾。怯不敢逐,退而独宿。”可见在四川南部山区,曾有过玃盗妇人的事。玃,猴类的一种。尔雅·释兽云:“玃父,善顾。”郭璞注:“假玃也,似猕猴而大,色苍黑,能攫技人,好顾眄。”在小说中,作者把假猴描写得更具体了,写它“长七尺”,能像人一样行走,而且非常“健走”。人本来就是由猿进化而来,当时人们弄不懂进化论,他们只是通过直观,感到猿与人有相似之处,于是赋予猿以人的一些特性,并通过幻想,构思奇异的情节。玃等待有容易盗的妇女,就毫不客气的盗去。人们提防它,但它仍能将猎物(妇女)盗到手。由此可见,玃实在够狡猾的,盗妇的手法也实在高明。不仅如此,它们对盗去的妇女还很有一套办法,使盗去的妇女“不复思归”呢?看来,它对盗去的妇女是很好的,人没有将假玃征服,反而被它所同化,甚至“不复思归”,成为它的生活伴侣了。
猿猴自古就是我国人民喜爱的动物,在传说中,人们要把它神化了。崔豹古今注卷中鸟兽云:“猿五百岁化为玃也。”抱朴子·对俗篇引玉策记亦云:“猕猴寿百岁变为猿,猿寿五百岁变为玃,玃千岁。”这样既善于变化又长寿的精灵,人们再幻想它们盗妇人做妻,并且生儿育女,也就不足为奇了。
蜀山假玃虽然叙说的是猿盗妇人的传说故事,但作者并没有意丑化假猴的形象,相反,却赋予了它精灵与人性,为猿猴的传说增添了新的奇特内容,也为后世人们的创作提供了创作的经验和写作的素材。
张华的博物志,主要记叙地理异物之事,并非有意做小说,况且许多文章已佚,许多人怀疑今之博物志并非全出自张华手笔,而是后人窜改删削而成的。这篇蜀山假玃,文字上虽也有讹舛之处,却还不失为一篇可读的充满幻想与浪漫色彩的微型笔记小说。
猜你喜欢
  • “大孝终身慕父母”注释、译文和评说

    大孝终身慕父母。 ① (《孟子》) 【注释】 ①慕:钦佩,景仰。 【译文】 大孝是一辈子钦佩、景仰父母。 【评说】 能够一辈子都让我们钦佩、景仰的父母,不多。而能够一辈子都钦佩、景仰父母的孝子,就更少

  • 《淮南子》季子治亶父 全文、注释、鉴赏

    〔道应训〕 季子治亶父三年 ① ,而巫马期絻衣短褐,易容貌,往观化焉 ② 。见得鱼释之 ③ ,巫马期问焉曰:“凡子所为鱼者 ④ ,欲得也。今得而释之,何也?”渔者对曰:“季子不欲人取小鱼也。所得者小鱼

  • 《存殁口号赏析》

    【注释】:1929年两列宁:孙中山、毛泽东

  • 《公刘》原文与鉴赏

    作者: 袁明仁 【本书体例】

  • 韦应物《至开化里寿春公故宅》全诗赏析

    宁知府中吏,故宅一徘徊。历阶存往敬,瞻位泣馀哀。废井没荒草,阴牖生绿苔。门前车马散,非复昔时来。

  • 《无题·洞庭木落楚天高》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无题·洞庭木落楚天高洞庭木落楚天高,眉黛猩红涴战袍。泽畔有人吟不得,秋波渺渺失离骚。题解据《鲁迅全集·鲁迅日记》(1932年12月31日

  • 路德章《盱眙旅舍》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路德章《盱眙旅舍》 道旁草屋两三家,见客擂麻旋点茶。 ② 渐近中原语音好,不知淮水是天涯! ③ 【注释】 ①盱眙(xu yi):今属江苏省,在淮河附近,宋金以淮河为界。②擂麻:把芝麻研碎。旋(xuan

  • 宋词典故“击磬”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击磬 【出典】 《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 【释义】 孔子有一次在卫国击磬

  • 《殢人娇赏析》

    上片开门见山,吟咏梅花且叹悔此次赏梅又迟来了一步。梅花,以其寒冬腊月发花,且有坚贞耐寒之志而深受爱重,在我国历来有“国花”之称誉;其花五瓣,花色有白、亦有红;古人赏梅讲究“四贵”,除贵曲不贵直,贵疏不贵密之外,也贵梅花之瘦不贵其肥,贵梅

  • 白居易《斋戒》全诗赏析

    每因斋戒断荤腥,渐觉尘劳染爱轻。六贼定知无气色,三尸应恨少恩情。酒魔降伏终须尽,诗债填还亦欲平。从此始堪为弟子,竺乾师是古先生。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