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注释】
选自老子七十四章。
奈何:为什么,怎么能。
惧之:威吓百姓。
【赏析】
老子在讨论国家法治问题时说道: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意思是:老百姓不怕死,为什么还用死来吓唬他们呢?
老子认为,国家依“法”治理社会,法的极刑是杀人。欲以杀人维持社会稳定,取得成效,其前提是老百姓怕死,不愿意去死。所以,如果老百姓怕死,不愿去死,那么只须把少数邪恶的人抓起来杀掉,就没人敢作恶了。也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杀人才具有震慑作用,能够达到治理社会的效果。
然而,如果老百姓不怕死,愿意去死,那么杀人就失去了作用。所以,老子反对仅凭高压政策来治理国家。这也就是“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内在含义。
-
君子偕老 作者: 周金勇 【本书体例】
-
竹粉千腰白,桃皮半颊红。
-
【原题】:癸酉仲夏自□道□华严山主正师上人□□相遇今忽至止且云□□□□□□携□□□□□□□□□□□□□□
-
[宋]陆游愈老愈知生有涯,此时一念不容差。身如病鹤长停料,心似山僧已弃家。高枕时时闻
-
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身骑白鼋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裴回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
-
《牡丹·赏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刘禹锡庭前芍药
-
《百合·百合花》咏百合诗鉴赏 严兆鹤学染淡黄
-
古典主义 该术语在欧洲各国的语言中都有,而且
-
依依西山下,别业桑林边。庭鸭喜多雨,邻鸡知暮天。野人种秋菜,古老开原田。且向世情远,吾今聊自然。
-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气乃厚。
名言: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