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诗经鉴赏

《公刘》原文与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公刘》原文与鉴赏

作者: 袁明仁 【本书体例】

【原文】:

笃公刘(1),匪居匪康(2)。乃埸乃疆(3),乃积乃仓(4);乃裹鍭粮(5),于橐于囊(6),思辑用光(7)弓矢斯张(8),干、戈、戚、扬(9),爰方启行(10)

笃公刘,于胥斯原(11)。既庶既繁(12),既顺乃宣(13),而无永叹(14)。陟则在(15),复降在原(16)。何以舟之(17)?维玉及瑶(18),鞞琫容刀(19)

笃公刘,逝彼百泉(20),瞻彼溥原(21);乃陟南冈,乃覯于京。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

笃公刘,于京斯依。跄跄济济,俾筵俾几(22),既登乃依,乃造其曹(23)。执豕于牢,酌之用匏(24)。食之饮之,君之宗之。

笃公刘,既溥既长(25)。既景乃冈(26),相其阴阳(27),观其流泉。其军三单,度其隰原,彻田为粮(28)。度其夕阳,豳居允荒(29)

笃公刘,于豳斯馆。涉渭为乱,取厉取锻(30)。止基乃理(31),爰众爰有。夹其皇涧,溯其过涧(32)。止旅乃密,芮鞫之即(33)

【鉴赏】:

诗经·大雅中的生民、公民、绵、皇矣、大明等五篇史诗,较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周人发祥和创业的历史,歌颂了周民族在黄河流域开垦土地,建家兴国的光辉事迹。公刘是写周人为了避西方戎狄之乱,进一步发展生产,在首领公刘的带领下,由邰迁豳的过程。史记·周本纪说:“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沮自漆、沮度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故诗人歌乐思其德。”可见,此诗是周人歌颂公刘率其部由邰迁豳的丰功伟绩。

诗凡六章。首章写周人经过精心策划、大规模的迁徙行动;次章写公刘察看地形,选择住地的过程;三章写选择吉地,广建城邑房舍;四章写迁居后宴劳臣下的欢乐;五章写定居训练军队,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六章写扩建京师,营建宫室。

这首诗成功塑造了公刘这个光辉的形象。诗中每章都以“笃公刘”发端,造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接着选取一系列典型事例,以沉雄庄重的笔触,有条不紊地记叙,清晰传神地再现了一位有远见、有魄力、敢开拓、善谋略的周人领袖公刘的形象。

其一,公刘为了周民族的发展和强盛日夜忧劳,“匪居匪康”。决定迁徙之后,他便带领周人修仓、储粮,不仅为随行者带足了熟食、干粮,而且为留居者储存了充足的粮食。据毛诗载,周人出发时,“诸侯之从者十有八国”,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弓矢斯张,干戈戚扬”,可见,迁徙之壮举,非勇而难为!

其二,公刘率众到了豳地后,不辞劳苦,相土安民。他“陟则在,复降在原”,到处察看地形,指挥随众安家。诗特地描述了他身佩美玉琼瑶、腰挎宝石佩刀,风彩奕奕,高大英勇。

其三,公刘“逝彼百乐”,为众民选择水源,丈量土地,修建城邑房屋,以解燃眉之急。“言言”、“语语”形象地传达出公刘与众民溢于言表的喜悦之情。

其四,定居之后,公刘犒劳长途跋涉的群臣,同时也是迁往异地后庄严的誓师。“跄跄济济”,显示出公刘步趋有节、举止从容的威仪;“食之饮之”写公刘宴请群臣的喜庆场面。进而,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君之宗之”的赞叹,公刘完全可以当群臣的君主和宗主。

其五,为了确定勘测定居之处,为了规划开发农田水利,公刘的足迹踏遍山脊高冈,荒野隰原。他组织民力开拓疆土,垦治田亩,兴修水利,生产粮食,训练军队,公刘的足迹时隐时现,这正是中华民族远古祖先智慧、勤劳、勇敢光辉形象的写照。因此,当时地域“广轮迨及五六百里之远,兼有今甘、陕泾渭漆沮之间,庆阳至武功邠州一带之地”(陈子展诗经直解),“豳居允荒”。可见周人对迁居的喜悦,及对公刘率领他们所兴的大业的赞美之情。

其六,随着地域的不断扩大,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面对迁居者愈来愈多的现状,公刘又率众扩建住房,修筑馆舍。横渡渭水,采取砺石和碫石;车马往来,夯土伐木;人声鼎沸,热气腾夕;在皇涧两岸,过涧对面,盖起了一座座房舍。使周民安居乐业。通过以上对公刘丰功伟绩的记叙,一位深负重任、深受人民群众敬仰和爱戴的民族首领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其次,诗歌对周人劳动生活中某些情景记叙也很生动具体,如第三章写周人初到豳时“于时处处,于是庐旅,于是言言,于时语语”,“处、言、语”的迭用,既足成四字句型,又加重了语势,把周人迁居到新地后各得其所,各安其业,笑语喧哗,喧哗笑语的高兴情态刻划得维妙维肖。又如四章“跄跄济济,俾筵俾几,既登乃依。乃造其曹,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饮之,君之宗之”。刻划了公刘和群臣步趋有节,端庄尊敬的矜持神态及捉猪宰杀,剖匏斟酒的宴享场面。可以说,这是远古农业居族的胜利大进军,是在新的农垦地安居扎根的庆功图。

猜你喜欢
  • 苏轼《与叶淳老、侯敦夫、张秉道同相视新河,秉道》全诗鉴赏

    荆溪父老愁三害,下斩长蛟本无赖。平生倔强韩退之,文字犹为鳄鱼戒。石门之役万金耳,首鼠不为吾已隘。江湖开塞古有数,两鹄飞来告成坏。劝农使者非常人,一言已破黎民骇。上饶使君更超轶,坐睨浮山袜累块。髯张乃我

  • 南乡子·岸远沙平原文及赏析

    原文:岸远沙平,日斜归路晚霞明。孔雀自怜金翠尾,临水,认得行人惊不起。译文江岸远处,平平的沙滩,夕阳照着归路,归路上晚霞灿烂。一只孔雀临水自赏,敞开的翠尾七彩斑斓。路上的脚步似把它惊动,谁知它认得行人

  • 《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数句以成言。|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数句以成言。》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苏轼《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全诗鉴赏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剩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作品赏析【注释】: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十二月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词中借月夜孤鸿

  • 鲁迅《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全文、注释和赏析

    英勇的刊物是层出不穷,“文艺的分野”上的确热闹起来了。日报广告上的《战线》这名目就惹人注意,一看便知道其中都是战士。承蒙一个朋友寄给我三本,才得看见了一点枪烟,并且明白弱水做的《谈中国现在的文学界》里

  • 念奴娇·插天翠柳原文及赏析

    原文: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轮明月。照我藤床凉似水,飞入瑶台琼阙。雾冷笙箫,风轻环佩,玉锁无人掣。闲云收尽,海光天影相接。谁信有药长生,素娥新链就、飞霜凝雪。打碎珊瑚,争似看、仙桂扶疏横绝。洗尽凡心

  •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二红饭》原文|翻译|赏析

    宋·苏轼今年东坡收大麦二十余石2,卖之价甚贱,而粳米适尽,乃课奴婢舂以为饭3,嚼之啧

  • 五言绝句

    五言绝句其一久别侵怀抱,他乡变容色。月夜调鸣琴,相思此何极。其二云间征思断,月下归愁切。鸿雁西南飞,如何故人别。其三朝朝碧山下,夜

  • 《满庭芳·水抱孤城赏析》

    这首长调上片写景宁静闲适,颇有“无我之境”的味道;下片回想少年意兴引入羁旅秋风的悲伤心结尾倚栏人形象回应了前边的写景,可知前边景色皆倚栏人所见。从而引导读者返回去品味上片的写景,发现原来上片也不是单纯的“无我之境”,它已经在宁静淡远的景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