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诗《洞庭湖上》翻译|译文|赏析|解读
洞庭湖上
胡也频
激烈的愤怒之长风,
横扫这苍茫的湖面,
五百里的水波澎湃着,
彷徨了安静的鱼舟。
蒙蒙的灰色之雾,
将水天染成一色,
一切的固有变样了,
弥漫着拘挛与颤栗。
无数的浪花和雨珠飞舞,
如盲众的狂热之暴动,
逞其得意的欢乐,
向无抵抗的空间痛击。
隐隐的低弱之音,
在暴风雨里流荡:
似渔父求援的呼喊,
似孤雁失恋的哀鸣。
【赏析】 胡也频从16岁起就进入了辗转漂流、奋斗挣扎的生活。困苦的生活境遇,使他在思想情绪上与社会现实处于对立的状态,在艺术上他接受了“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思想的影响,这种影响直到1928年以后仍然在他的创作中起作用。因而,他的诗歌也带上了某些唯美主义的色彩。但终究他是一个不取媚的人,他的诗并不是“象牙之塔”里的低吟浅唱,而是执着追求真理的呼喊。就诗风而言,他受到了象征派诗歌的影响,但又超出了象征主义的局限。本诗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诗人的创作特点和风格。
读完这首诗,我们会觉得这是一幅有声有色的“洞庭风雨图”展现在我们面前。诗人首先从大处落笔,仿佛是在湖边眺望整个湖面,长风怒号,横扫洞庭,水波澎湃,彷徨渔舟,一种沉挚的悲愤的氛围笼罩了一切。而此时诗人看到的不仅仅是长风横扫,而且还有灰濛濛的雾霭的弥漫,给苍茫的湖面更加染上了一层低沉的色调。诗人在用两节诗勾勒出洞庭风雨的宏阔画面之后,将笔伸向细微之处,在雾霭笼罩,长风横扫的画景中,衬入了一组蕴含对比的境头。第三节诗人写浪花和雨珠在长风中飞舞,那种“狂热之暴动”,那种“得意的欢乐”,体现了诗人已经开始感触到了的心理上的情感反差,浪花和雨珠的 “得意的欢乐”,无疑会给诗人的内心以“痛击”,而这种“痛击”的痛苦也正是最后一节的基点。“隐隐的低弱之音,在暴风雨里流荡:似渔父求援的呼喊,似孤雁失恋的哀鸣。”至此,这首诗的悲恸和凄冷的气氛便全部表现了出来,浪花雨珠的狂暴对应的则是弱者的哀鸣。因而,诗人也正是通过前三节的写景和最后一节的雁声,在哀戚欢乐的叹婉中,表现了现实和人生。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在于是脱胎于象征派,而又超越象征派,在新诗发展史上,比较早地体现了浪漫主义与象征主义艺术方法的融合。诗人对于形象的描绘是真实的,是一幅有声有色的洞庭风雨图,然而诗人在描写自然图景的同时,所抒发和表现出的心境则是隐藏在象征的意境中的。愤怒的长风和苍茫的湖面,浪花雨珠的狂狷和弱者凄凄的哀鸣:既有磅礴的气势,又有细微的图景;既有放纵的奔突,又有敏锐的感受,自然景观与主观感情水乳交融地凝聚在一起,形成一种浪漫主义的风格,而这一浪漫主义豪情与象征意象浑然而生,使诗具有了一种蕴藉、深邃、凝重、深沉的感染力。沈从文先生在评析胡也频的诗时说,“也频诗的形式,无疑地从李金发诗一种体裁得到暗示,一种在文字性格方面为畸形的构图,以另外属于未来的一格,而在试验中存在着。”(记胡也频) 胡也频的这种“试验”,正像一道绚丽的彩虹,在象征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架起了一座的桥梁。
-
《减字木兰花 竞渡》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①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② 【注释】 ①渚(zhu主):水中的小洲。②金碧楼:装饰得金碧辉
-
名言: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注释: 繁: 很多。克: 能够。盖: 大概。寡: 很少。 句意: 有善的开始的人很多, 但能够坚持到底的人大概很少了。 出处: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
冗士无处著,寄身范公园。桃花忽成阴,荠麦秀已繁。闭门春昼永,惟有黄蜂喧。谁人肯携酒,共醉榆柳村。髯卿独何者,一月三到门。我不往拜之,髯来意弥敦。堂堂元老後,亹亹仁人言。忆在钱塘岁,情好均弟昆。时于冰雪
-
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得不相倾?相倾
【名句】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 ① ,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
-
我初未识君,人以君为笑。垂头老鹳雀,烟雨霾七窍。敝衣来过我,危坐若持钓。褚裒半面新,鬷蔑一语妙。徐徐涉其澜,极望不可徼。却劝元妩媚,士固难轻料。看书眼如月,罅隙靡不照。我老多遣忘,得君如再少。纵横通杂
-
欧阳永叔李秀才东园亭记 修友李公佐,有亭在其居之东园。今年春,以书抵洛,命修志之
-
黄升暮春沈水香销梦半醒。斜阳恰照竹间亭。戏临小草书团扇, 自拣残花插净瓶。 莺婉转
-
围炉夜话·清王永彬 - “境遇无常须自立·光阴易逝早成器” 【原文】 人生境遇无常,须自谋一吃饭本领;人生光阴易逝,要早定成器日期。 【译文】 人生中的环境和遭遇是没有定数的,自己一定要谋求足以养活自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①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
作者: 沈卫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