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名著《遵义府志 (道光)》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郑珍,号柴翁,别号五尺道人,自称子午山孩、巢经巢主、小礼堂主人,晚号且同亭长。生于嘉庆十一年(1806年),卒于同治三年(1864年)。贵州省遵义县人。道光十七年举人,先后出任古州训导、镇远训导、荔波训导,都未逾年而归。著作有仪礼私笺八卷; 考工轮舆私笺二卷、附图一卷;巢经巢经说一卷;说文逸字二卷,附录一卷;说文新附考六卷;汗简笺正三卷;郑学录二卷等。
莫友芝,号子偲,别号郘亭、柴泉、眲叟。生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卒于同治十年(1871年)。贵州省独山县人,少与郑珍同受业于其父莫与俦。道光十一年举人。著作有郘亭诗钞八卷;郘亭遗文八卷;宋元旧本书经眼录三卷,附书衣笔识、金石笔识各一卷;郘亭知见传本书目十六卷;韵学源流一卷;声韵考略四卷;唐写本说文木部笺异一卷等。
该志不依故习,随事发凡。征引书目达四百余种,书成后为时人所推崇,张之洞称之为“善本”;梁启超将其誉为“天下府志第一”;杨芝光在民国桐梓县志序中称该志:“文辞尔雅,堪追遗范于方、姚;考据淹通,足绍绝学于顾、李,不特山川耀辉,亦闾里增其声价焉。”对贵州启世修志影响很大。该志内容有图说、星野、建置、疆域、山川、水道考、城池、公署、坛庙、关梁、古迹、金石、户口、赋税、蠲恤、农桑、物产、木政、坑冶、风俗、祥异、学校、典礼、艺文、杂记、旧志叙录。其中金石、农桑、木政、坑冶为贵州过去志书所缺。郑、莫认为金石可以论证史书的错讹,起到补史、证史的作用。民国贵州通志也仿此立金石门目,保存了大量的原始资料。农桑详尽介绍遵义地区的农宜、农事、农具、农候,重点记载了该地区蚕业的“放、养、缫、织之法”。遵义蚕分树名、茧名、蚕事、织事、蚕具、种槲;正安蚕分蚕事、蚕忌、蚕具、栽桑。末附道光十九年知府黄乐之劝民种桑示,对研究遵义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木政保存了至嘉靖、隆庆以来为营造宫殿采运良材美木,不惜糜费人力、物力、财力,至使“力役之费,动数百万,劳民伤财极矣”,采木者“入山一千,出山五百”,运木“百千中仅一二达京师”等珍贵史料。坑冶采录了遵义地区新寨、月亮岩白铅厂,县属通达坪、羊肠沟、枫香坝、九岭岗、干河坝、白岩沟、茅坪黑白铅矿,野茶坝、聚宝山、天缘山、新山等处银铅储产资料,同时该志还揭示出“每出铅百斤,抽课二十斤,余铅八十斤,官买四十斤,通商四十斤”的繁重课税。
遵义府志有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刻本,光绪十八年(1892年)补刻本,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遵义刘千俊补刻本,一九八六年遵义市志编纂委员会点校铅印本。
-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唐文宗开成三年(838),李商隐二十六岁。泾原节度使(治泾州,今甘肃泾川县)王茂元聘请他任幕僚,
-
【名句】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 语出《史记·文帝本纪》。农业是国家的根本,是最大的事情。本:根本。务:事务。
-
青蝇 作者: 李青山 【本书体例】
-
一爬山常听到喊山声。居高声自远,只是听起来有的声嘶力竭,显然累得够呛;有的底气尚足、音质圆润。在山顶亮亮嗓子,放纵地呼吸吐纳,倾听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唯美感人的长诗,内容包括求几首唯美煽情的古诗词,求一些意境优美感人浪漫一点的古诗词或者凄凉一点的,求一些感人唯美的诗词。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2、 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3、 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4、 终是谁使弦断,花
-
冠盖盛西京,当年相府荣。曾陪鹿鸣宴,◇识洛阳生。共叹长沙◇,空存许劭评。堪嗟桃李树,何日见阴成。
-
求之忍第六十三求之忍第六十三 人有不足于我乎,求以有济无,其心休休。冯驩弹铗,三求三得。苟非长者,怒盈于色。维昔孟尝,倾心爱客,
-
[元]揭傒斯大孤山前女儿湾,大孤山下浪如山。山前日日风和雨,山下舟船自往还。女儿浦一
-
【提示】 在楚之早期发展中,不过是僻居南方的众多“蛮夷”部族之一。但在鬻熊的领导下,荜路蓝缕、艰苦创业,终于壮大为助周灭商的一支劲旅。到了春秋前期,经过楚武王、文王的惨淡经营,便日益壮大,俨然成为自立
-
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羲和自趁虞泉宿,不放斜阳更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