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浦歌·[元]揭傒斯》原文与赏析
[元]揭傒斯
大孤山前女儿湾,大孤山下浪如山。
山前日日风和雨,山下舟船自往还。
女儿浦一名女儿湾,在江西九江东南三十五里,水涨时可容舟船百余艘,大孤山在其侧,当鄱阳湖出口处。关于大孤山的景色,陆游曾作过描述:“大孤状类西梁(山名)”、“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入蜀记)。关于女儿浦的得名,前人曾留下一个有趣的解释,据说是因为有人将孤山误作姑山,由姑又联想到女,于是山既名姑,浦就叫女儿。
女儿浦歌的作者揭傒斯,既没有写大孤山的奇特,也没有写女儿浦的空阔,更没有从有趣的传说产生遐想,而是匠心独运,将视线投向风雨巨浪中操纵自如的舟船上。
“大孤山前女儿湾,大孤山下浪如山。”诗人以平易流畅的语言,写山前浦口巨浪滔滔,足使行人望而生畏;而“山前”的“风和雨”更为行人增添了几倍的困难,何况风雨交加的恶劣天气又是“日日”如此;要从这里通过,简直令人连想都不敢想了。
真的此路不通?不,诗人笔锋一转:“山下舟船自往还。”自往还,自往自还。也就是人们按照自己的需要,愿往即往,愿还即还,全不将大浪、狂风、骤雨放在眼里。这是何等的气概!
揭傒斯(1274—1344),字曼硕,元代文学家。四十岁时,由于名公显官的荐举,由布衣授翰林国史院编修,从此走上仕途,历任翰林待制、集贤直学士等高级职务。四十岁前,由于贫穷,他除在家耕读外,经常为衣食奔走四方。“万里一身余十载”(泊安庆和曾编修)是他这种生活的概括。贫困的家境,奔走的阅历,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愿望磨炼了他的性格。女儿浦歌即作于奔走四方之时,其中写的这种不把困难放在眼里的气魄,可以说就是诗人此时精神状态的折射。
只有坚强无畏才能藐视困难,只有藐视因难才能战胜困难,想在自然界闯出一条路需要这种精神,想在人类社会中闯出一条路同样需要这种精神。这种精神曾经造就了揭傒斯;在今天,它也没有完全失去其积极意义。
-
一译《榆树下的欲望》。表现主义*大师,美国著名戏剧家尤金·奥尼尔*在1925年完成的一部剧作。 全剧共3幕12场。第1幕剧情发生在1850年初岁
-
《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八年级语文期末古诗词默写(八年级人教版的语文书下册期末文言文古诗理解性默写专练)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八年级语文期末古诗词默写,内容包括八年级人教版的语文书下册期末文言文古诗理解性默写专练,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背诵默写篇,八年级下册期末文言文古诗理解默写。1. ,自将磨洗认前朝。 2.山河破碎风飘絮, 。 3. ,零丁洋里叹零丁。 4. , ,此事古难全。 5.伤心秦汉经行处, 。 6.山
-
猴子偶然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丑相, 它用脚轻轻地踢了踢熊,“喂,我的朋友,你瞧瞧镜子里!”它说道。“你瞧,那丑恶的面孔,那额角上的皱纹,还有那奇里古怪的模样儿! 如果我的嘴脸跟它有一丁点儿相像,我真苦恼
-
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听(古诗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的诗意和表达)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听,内容包括古诗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的诗意和表达,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详情请看《泊船瓜洲》(王安石)、《秋,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一诗,据说是诗人应召自江宁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京口而作。末句感慨仕途多险,前途未测,表示的是再次赴京荣遇之际,对仕途没有足够
-
三吴裂婺女,九锡狱孤儿。霸主业未半,本朝心是谁?永安宫受诏,筹笔驿沉思。画地乾坤在,濡毫胜负知。艰难同草创,得失计毫厘。寂默经千虑,分明浑一期。川流萦智思,山耸助扶持。慷慨匡时略,从容问罪师。褒中秋鼓
-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曾识。是梦里、寻常行遍,江南江北。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平生屐?笑尘埃、三十九年非,长为客!吴楚地,东南拆。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陈迹。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
-
琴高一去不复见,神仙虽有亦何为。溪鳞佳味自可爱,何必虚名务好奇。
-
答李浣韦应物林中观易罢,溪上对鸥闲。楚俗饶词客,何人最往还?韦应物(约737—约791),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玄宗天宝十载(
-
高亭废已久,下有种鱼塘。暮色千山入,春风百草香。市桥人寂寂,古寺竹苍苍。鹳鹤来何处,号鸣满夕阳。 作品赏析【原题】:雨晴後,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