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出处】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意思】世上的事茫然不清,自己难 以料想,春天的愁闷使我心神黯然,独 自睡去。 【鉴赏】世事多变, 自己无法预料,眼前虽 是美好的春天,却只有 暗自神伤,独自成眠。这 一联是写诗人自己内心 的烦恼苦闷,当时长安 被朱泚占据,国家易主, 政局动荡不安,皇帝也 流离失所,情况不明。在 这种情况下,诗人才哀 叹“世事茫茫”,前途未 卜,夜不成眠。此句诗歌 正是诗人愁肠百结的真实写照。他不仅忧愁国家命运,也是为自己的命 运感伤,因此诗人才会在这大好春光中忧愁苦闷,感慨万千。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世事纷繁复 杂,难以料想或心情黯淡愁闷。[例]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谁能料到,拍这张照片的三十年后,他 成了北京街头看管自行车的老头儿。 (刘心武名门之后) 【全诗】 寄李儋元锡 .[唐].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释】 ①李儋元锡:指李儋,字元锡,武威 (今甘肃省武威市) 人,官至殿中侍御史,是韦应物的诗交好友。②逢君别:相逢不久又分别。③黯黯:形容情绪黯淡低沉。④愧俸钱:愧对领取的朝廷的俸钱,因为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⑤几回圆:指盼望你来已有好几个月了。 【全诗赏析】 作为山水田园诗派代 表的韦应物作诗、为人常学陶潜, 然其性情却少了陶的那份古质豁 达,或仕或隐的矛盾常使他陷入 苦闷的状态中。这首七律寄赠诗 借叙别后对友人之思,表达出了 诗人内心强烈的矛盾。 此诗作于韦应物晚年滁州刺 史任上,为感怀时事,思念友人之 作。建中四年(783)冬,泾原兵变, 导致朝政紊乱,民生凋敝。韦应 物在地方为官,曾多次派人北上 探听消息,皆无音讯。李儋,给事 中李升期之子,曾官殿中侍御史,是诗人密友;元锡,字君贶。诗人自比部 员外郎外任滁州,与二人分别,期间他们曾托人问候韦应物,于是诗人写 此诗寄赠以答。 寄赠好友之诗,常以写景开头,回叙别时,如“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 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 涛”(元稹寄赠薛涛),而此诗亦不例外。首联“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 开又一年”,景由“去年”而至“今日”,物由“长安花”而至“眼前花”,时间和 空间的界限被打破。诗人触景生情,忆起去年与好友长安分别之情景,花 开花落,别来不觉已是一年,对友人的思念便如冷风拂面,使人心生凄凉之感。 颔联和颈联叙写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矛盾。“世事茫茫难自料”有二 指,一指国家事,朱泚叛乱,德宗出逃,朝政倾危,战况不明,身在地方的韦 应物为国家命运而忧愤心焦,却束手无策;二指个人事,诗人心怀壮志,渴 望建功立业,然遭逢国家动乱,个人前途无法预料,心情自然苦闷。春天 本是生机勃勃之季,然而诗人内心焦忧苦恼,只觉眼前春景黯淡无光。颈 联则叙述了诗人仕与隐的矛盾。国事与前途的未知,再加上多病,促使诗 人心生辞官归隐的打算。但是在滁州刺史任上一年,诗人亲历百姓疾苦, 心生同情,出于为官的责任和正直,若是弃下百姓毅然离去,诗人不免心 有愧责。 尾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前来探望的渴盼。诗人进退两难的处境急需 找人倾诉,“西楼望月几回圆”,诗人常常独自登楼眺望远方,只见月缺月 圆已经好几回,可仍旧没有收到友人的前来的消息,可见诗人对友人思念 之深切。以此作结,思友之情绵延不绝。 此诗为七律之名篇,不以其工巧见称,而贵在情真。国家动荡,对生 民的同情与不舍,使我们看到诗人作为父母官的尽忠职守;坎坷仕途,内 心困苦,更见出友情之弥足珍贵。全诗烦忧与情意交织,不失为一曲友谊 的颂歌!
猜你喜欢
  • 名画《墨荷图》赏析

    墨荷图 近代·吴昌硕作 纸本水墨 纵一三七厘米 横三五厘米 吴昌硕,别号缶庐等,晚号大聋,是我国近代以诗、书、画、印四绝称雄一世的宗师。陈石遗评他:“书画家诗句少深造者。缶庐出,前无古人矣。”昌硕喜作

  • 周礼·我的缺点请悄悄告诉我

    周礼·我的缺点请悄悄告诉我周礼半期成绩下发后,我再次被排在了第二名。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有失落,有嫉妒,也有愤恨。也许这是

  • 王维《奉和圣制上巳于望春亭观禊饮应制》全诗赏析

    长乐青门外,宜春小苑东。楼开万井上,辇过百花中。画鹢移仙妓,金貂列上公。清歌邀落日,妙舞向春风。渭水明秦甸,黄山入汉宫。君王来祓禊,灞浐亦朝宗。

  • 乡居闲情 钟梅音

    门前一片草坪,人们日间为了火伞高张,晚上嫌它冷冷清清,除了路过,从来不愿也不屑在那儿留连;唯其如此,这才成了真正是“属于我”的一块地方,它在任何时候,静静地等候着我的光临。 站在这草坪上,当晨曦在云端

  • 王昌龄《别陶副使归南海》全诗赏析

    南越归人梦海楼,广陵新月海亭秋。宝刀留赠长相忆,当取戈船万户侯。

  • 《右台仙馆笔记》原文和解析

    右台仙馆笔记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春在堂全书》本《右台仙馆笔记》序书影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春在堂全书》本《右台仙馆笔记》正文书影 清代文言短篇志怪笔记小说集。十六卷六百六十七则。题“

  • 千家诗五律《王绩·野望》诗词赏析

    诗歌用散点透视的方法,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山居暮归秋景图,在闲适的情调中抒发了诗人凄凉无依的情感,一说寄托了诗人避世隐居之意。

  • 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

    【名句】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 ① ,礼也。 【注释】①听:顺从。 【释义】父亲慈爱孩子孝顺,兄长关爱弟弟尊敬,丈夫和气妻子温柔,婆母宽仁媳妇顺从,这就是礼。 【点评】和睦的家庭,需要

  • 古代名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注释与译文

    古代名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意味着泰山之所以能成为巍峨壮丽的山峰,是因为它能够容纳各种土壤,不拘泥于某种类型。同样地,河海之所以能深广流长,是因为它能够收纳各类细流,不偏废任何一道。这句名句告诉我们,要取得大成就,就要学会包容不同的事物和人,不固执于一种思维路径,才能开拓广阔的前景。

  • 《三国志·陆抗传》译文与赏析

    陆抗传陆抗传 陆抗(226-274),字幼节,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吴国后期名将,陆逊次子,孙策外孙。年20为建武校尉,领其父众五千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