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咏花诗词之《和秦太虚梅花》全诗原文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咏花诗词之《和秦太虚梅花》全诗原文鉴赏

苏轼


西湖处士骨应槁,只有此诗君压倒。
东坡先生心已灰,为爱君诗被花恼。
多情立马待黄昏,残雪消迟月出早。
江头千树春欲闇,竹外一枝斜更好。
孤山山下醉眠处,点缀裙腰纷不扫。
万里春随逐客来,十年花送佳人老。
去年花开我已病,今年对花还草草。
不如风雨卷春归,收恰余香还畀昊。


这首七言古诗写于元丰七年(1084)春天,苏轼贬官黄州(今湖北黄冈)的最后一段时期。秦观(字太虚)的原唱和黄法曹忆建溪梅花同参廖赋也是一首和诗。苏轼的这首次韵和作,于赏诗、咏梅之中,暗暗流露出自己的深沉感喟。全诗可分四个层次,每四句为一层。
首层赞美秦诗。西湖处士,指宋初诗人林逋,他隐居在杭州西湖孤山,终身不仕,故有此称。骨应槁,指死去已久。林逋在诗坛上以咏梅驰名,其“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梅花),以及“池水倒窥疏影动,屋檐斜入一枝低”(另首梅花)等名句,为人称赏,尤其是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被推为咏梅绝唱。苏轼在这里却认为林逋死去已很久了,只有秦观这首梅花诗才压倒了他。其实,秦诗写得虽也不差,但究不能与林诗相敌,苏轼未尝不知,他自己就一向对林逋咏梅诗,尤其是“疏影”一联十分倾倒,称道其有“写物之功”(东坡题跋·评诗人写物卷三),因此,他在这里对秦观此诗的评价,只不过是欣赏之余冲口而出的夸大之辞,并非深思熟虑的确论。接下二句引到自身,然其意仍是赞美秦诗。“东坡先生”是他自称,对秦观这位门下士,自称“先生”算不得自大,反有一种亲密感。说自己本来“心已灰”,这里的“灰”,是庄子·齐物论中“槁木死灰”的“灰”,诗人遭受打击,贬官黄州至今五年,心境极坏,犹似槁木死灰,不大容易起感情的波澜了,现在却因为喜爱秦观这首梅花诗,故而“被花恼”,恼,撩拨,被梅花撩拨起了看花的兴致。
次层便写赏看梅花。诗人兴致勃发,等不到翌日,当天黄昏就骑着马兴冲冲地赶到长江边上,勒马伫立江头,观赏梅花。诗人赏梅必要咏梅,下面三句,他便即景取材,用先衬托后对比的手法来写梅。先说:“残雪消迟月出早”,节令虽已届春季,但还有一部分残雪迟迟不曾消溶;时正黄昏,月儿却早早地钻出了云缝,诗人将彼时所有的白雪、皓月拈入诗中,展现出一个冰清玉洁的境界来作为梅的背景,映衬得梅花更加高洁了。后说:“江头千树春欲闇”,千树,言梅花众多,“闇”同“暗”,江头梅花盛开,争娇斗艳,使得明媚的春光也相形暗淡了。繁花竞丽固然好,然而,诗人看到竹处有一枝斜开的梅花,相比之下,显得“更好”。“竹外一枝斜更好”,在这里,诗人并没有雕镂其幽艳丰姿之形,而侧重勾画她斜倚修竹的幽独闲雅之神,也许这正暗合诗人自己的落寞情怀吧,所以他才分外倾赏于那枝“无意苦争春”的竹外孤梅。这一句诗是东坡的得意之笔,论家们也赞赏备至,如魏庆之说:“语虽平易,然颇得梅之幽独闲静之趣”(诗人玉屑卷十七),纪昀声称:“实是名句,在和靖(林逋谥号)‘暗香’、‘疏影’一联之上,故无愧色”(王文诰辑注苏轼诗集卷二十二引)。
三层回忆旧游。面对苔枝缀玉,色清香幽,看着她,诗人不由回想起当年在杭州赏梅时的雅兴了:那时,自己在通判任上,因为向往林逋“梅妻鹤子”的风采,公务之暇常常在孤山一带赏梅饮酒,哪里醉了,就在哪里醉眠少休。往往一觉醒来,睁开眼睛看时,便见梅花纷纷扬扬落满身上和地下。洒在身上的,好象是在装点我的裙腰;掉在地下的,多得不能扫、也不舍得去扫掉它。裙腰,一般根据白居易杭州春望:“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诗意,认为是借喻长着碧草的山腰,或谓径指孤山,此解虽可通,但是,裙,古谓下裳,男女同用,联系上句“醉眠处”,这里也不妨直指诗人裙腰。第三句诗人继续遐想:以后自己由杭州调任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湖州(今属浙江),最后被贬在此地黄州,今日于春光之中重睹梅花芳容,就好象春也不远万里相随而来;离杭至今,又恰好十个年头,年年花开花落,人也逐年老去(已四十九岁),此情此景,岂不象那梅花年年岁岁在送我老去吗?逐客、佳人,都是诗人自喻。逐客称被朝廷迁谪之人,正是诗人目前身份;“佳人”一词在古代不专指美女,还指美好的人、有才干的人,后两者诗人都可以当之无愧。
末层抒发今日之概。草草,形容忧虑的样子。畀,给予,昊,广大的天,畀昊,交给上天。余香,春尽花凋,唯留余香,故云。上层忆旧游,已有慨意在其中了,此层则由花送人老想到命途多舛,身心都欠佳:去年花开,在病中捱过;今春赏梅,心情仍不舒畅。诗人因思自己这个穷愁潦倒的逐臣,实在有负良辰美景,倒不如让风雨送春归去,把那些梅花啦、其它什么花几啦都交还给上天算了。诗至此黯然而结,语意沉痛,寄慨遥深。
全诗由梅而己、由己而梅,曲尽意致,感情沉郁。在语言上,出语虽多用典,除“裙腰”、槁木死“灰”外,还有“江上被花恼不彻”(杜甫绝句)、“劳人草草”(诗·小雅·巷伯)、“投畀有昊”(同上)等,不过由于牵搭自如,便似“水中著盐,但存盐味,不见盐质”,所以使人看不出用典的痕迹,而依旧给人一种造语平易、不事雕琢之感,这也只有苏轼这样的大手笔才能作到。
猜你喜欢
  • 范仲淹《依韵和安陆孙司谏见寄》全诗鉴赏

    穰下故都今善藩,沃衍千里多丰年。孙公顷以清净化,我来代之惭二天。人物高传卧龙里,神仙近接弄珠川。汉光旧烈山河在,徘徊吊古良依然。二十八将固不朽,风云一代皆忠贤。我亦明时得君者,出处十载功不前。尚得州麾

  • 《孙子·谋攻》原文、鉴赏和解析

    《孙子》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

  • 《水龙吟·露寒烟冷蒹葭老赏析》

    上片,咏秋夜南归飞雁,暗示苏轼自己得其所归的愉悦心情。开头两句写秋景,隐喻自己远征而清高回归。“露寒”、“烟冷”、“蒹葭老”、“征鸿”,为典型的深秋景物,极为苍劲。远在“天外”的“征鸿”唱着“寥唳”的歌回归了,心情自然舒畅。接着五句,写

  • 壮气盖燕赵,耽耽魁杰人

    “壮气盖燕赵,耽耽魁杰人”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壮气盖燕赵,耽耽魁杰人”是关于描写“情感抒写·颂赞欢愉”类的诗句。 史将军豪壮的气概可以压倒燕赵之士,目光炯炯,威风凛凛,是一位魁梧奇伟的豪

  • 王燕《古兰经》东方文学名著鉴赏

    作者: 王燕 【作品简介】《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

  • 苏轼《狄咏石屏》全诗鉴赏

    霏霏点轻素,渺渺开重阴。风花乱紫翠,雪外有烟林。雪近势方壮,林远意殊深。会有无事人,支颐识此心。

  • 伏尔泰小酒馆作品分析

    达达主义*的诞生地,达达主义者的“圣地”。这家小酒馆是德国作家古戈·鲍尔开办的,座落于瑞士苏黎世什皮格尔豪斯大街1号。这里常聚集着一

  • 韩愈《岣嵝山》全诗赏析

    岣嵝山尖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模奇。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拿虎螭。事严迹秘鬼莫窥,道人独上偶见之,我来咨嗟涕涟洏。千搜万索何处有,森森绿树猿猱悲。

  • 古诗词页边框简单又漂亮(端午节古诗配画带边框好看简单)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页边框简单又漂亮,内容包括古诗手抄报花边简单又漂亮,古诗手抄报花边简单又漂亮图片六年级容易画的,端午节古诗配画带边框好看简单。端午 [唐]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竞渡歌[唐] 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 小学必背古诗词硬笔书法(小学生古诗词书法作品)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必背古诗词硬笔书法,内容包括小学生古诗词书法作品,硬笔书法适合写哪首古诗,适合写硬笔书法的古诗60字以内。小学生必背古2113诗小宝 2020-04-30 19:57:08小学生必背古诗5261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有《草》、4102《1653敕勒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