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曼殊》鉴赏和赏析
苏曼殊 (1884—1918) 名戬,字子谷,号玄瑛,广东香山 (今中山县) 人。其父曾为日本横滨万隆茶行买办,其生母为日本下女,名若子。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由义母河合仙抚养。6岁时回国,深受家族的歧视、虐待和迫害,故自伤 “身世有难言之痛”。他多愁善感,性情怪僻、行事诡异,近乎病态地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
曼殊青少年时代留学日本,与陈独秀、刘季平、章太炎等为友,倾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曾加入拒俄义勇军、军国民教育会等组织。早年削发为僧,不久即离寺出走。他以介乎僧俗之间的身分往来于中国、日本、南洋之间,只身漫游暹罗、锡兰、印度,朝拜佛教圣地,学习梵文,编著 梵文典,并在南京祗园精舍讲授梵文。他还精通中、日、英、法诸语,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有小说、散文、杂文、诗歌等,还翻译了雪莱、拜伦诸人的作品。此外,他还担任 太平洋报 编辑,加入“南社”,并先后在南京陆军小学、芜湖皖江中学、爪哇中华会馆华侨学校等学校任教。1918年死于上海,年仅35岁。卜葬杭州西湖孤山。
曼殊一生著述颇丰,可考者如断鸿零雁记、碎簪记、燕子龛随笔、燕子龛诗、惨世界等30余种,收入 曼殊全集和 曼殊大师全集之中。
-
语录:满脑子天真想法的人,在社会上吃点苦头也是好事。
-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眄视指使
名言: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
【名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注释与译文]倩(qián),口颊含笑的样子。盼,眼睛黑白分明。两句意为:轻盈笑时酒窝俏,黑白分明眼波妙。诗句写美人的仪容神态,生动逼真。 参考文献 《诗·卫风·硕人》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内容】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赏析】: 牛渚
-
昼卧玉堂上,微风举轻纨。铜瓶下碧井,百尺鸣飞澜。俯仰清梦余,爱此一掬寒。似予平生友,苦语凉肺肝。秀眉玉两颊,矫矫如翔鸾。置之江淮交,清诗洗江湍。江鳞对白酒,信美非所安。丞相功业成,还家酒杯宽。人间有此
-
[晋]陶渊明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
-
乞之忍第六十二乞之忍第六十二 箪食豆羹,不得则死,乞人不屑,恶其蹴尔。 晚菘早韭,赤米白盐,取足而已,安贫养恬。 巧于钻刺,
-
腥涎不满壳,聊足以自濡。升高不知回,竟作粘壁枯。
-
这首《酒泉子》抒写了征人怀乡思亲之情。上片写出征途中的愁苦。下片写征人对妻子的怀念。以征戍生活为题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离苦。 这种题材,在《花间集》中是罕见的。从艺术上看,全词境界开阔,于苍凉之中又见缠绵之思。而
-
乔宇《游西山记》 乔宇 都城之西,有山焉。蜿蜒磅礴,首太行,尾居庸,东向而北绕,实京师雄观也。予自童时,尝嬉游其胜。比长登仕,身系于公,无因而遂者屡矣。 今年九月七日,偶休暇。即速二三友,连镳出阜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