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兵之法, 十则围之, 五则攻之, 倍则分之, 敌则能战之, 少则能逃之, 不若则能避之。
名言: 用兵之法, 十则围之, 五则攻之, 倍则分之, 敌则能战之, 少则能逃之, 不若则能避之。
注释: 敌: 相当。逃: 退却。
句意: 用兵的法则, 有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包围敌人, 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进攻敌人, 有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设法分散敌人, 有与敌人相当的兵力就要巧战敌人, 兵力少于敌人就要迅速撤退, 实力不如敌人就要避开敌人。
孙子·谋攻篇
-
黄河岛上黄河岛上槐林中还有多少秘密的部落那天,三千大白鹅,不论公母,在浅渠中排成两列昂着头,同时落右掌起左掌雄赳赳地,从西到东,再
-
洛阳秋日正凄凄,君去西秦更向西。旧学三冬今转富,曾伤六翮养初齐。王城晓入窥丹凤,蜀路晴来见碧鸡。早识卧龙应有分,不妨从此蹑丹梯。
-
《石榴·咏邻女东窗海石榴》咏石榴诗鉴赏 李白
-
典源出处 《春秋僖公》: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左传》:十六年春,陨石于宋五,陨星也。六鹢退飞过宋都,风也。杜预注:鹢,水鸟,高飞遇风而退,宋人以为灾,告于诸侯,
-
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抗金老将辛弃疾由浙东安抚使被派知镇江府。其秋,写下了“气吞万里如虎”的名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姜夔此阕,即步稼轩原词之韵以和。二词同是就登北固楼事而生感之作,但主题思想与表达方式有异。辛词怀古伤今,自抒其
-
山木苍苍落日曛,竹竿褭褭细泉分。郡人入夜争馀沥,竖子寻源独不闻。病渴三更回白首,传声一注湿青云。曾惊陶侃胡奴异,怪尔常穿虎豹群。 作品赏析【鹤注】前有《引水》诗,此亦同时所作。獠奴,公之隶人,以夔
-
〔明〕张岱 崇祯七年闰中秋,仿虎邱故事,会各友于蕺山亭。每友携斗酒、五簋、十蔬果、红毡一床,席地鳞次坐。缘山七十余床,衰童塌妓,无席无之。在席七百余人,能歌者百余人,同声唱“澄湖万顷”,声如潮涌,山为
-
古文·赤壁之战 司马光初(1),鲁肃闻刘表卒(2)
-
杜甫解闷十二首《其九》 先帝贵妃俱寂寞,荔支还复入长安。 炎方每续朱樱献,玉座应悲白露团。 这组诗的最后四首,都是为唐玄宗、杨贵妃为了贪图享受,远道从四川征贡新鲜荔支而发。这原是一项弊政,经过安史大乱
-
国学名句“以言伤人者,利于刀斧;以术害人者,毒于虎狼”出处和解释
【名句】以言伤人者,利于刀斧;以术害人者,毒于虎狼 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用言语伤害人,比刀斧之伤害人还要锋利;用手段伤害人,比虎狼之伤害人还要狠毒。说明以言伤人和以术害人,是人之大忌。术:权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