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分。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注释】
选自近代·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
景语:指寓情于景的写景之语,如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情感比较隐蔽、含蓄。
情语:指“以写景之心理言情”之语,如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情感的色彩比较强烈明显。
【赏析】
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说:“文学中有二原质焉:曰景,曰情。前者以描写自然及人生之事实为主,后者则吾人对此种事实之精神的态度也。故前者客观的,后者主观的也;前者知识的,后者感情的也。”又强调说:
“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分。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意思说:前人论诗词,提出景语、情语的区分。可是他们不知道,一切写景之语,实际上都是在抒发情感啊!
王国维说的昔人,指清代前期诗论家王夫之,他在夕堂永日绪论中谈到情与景的关系时说:“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邪?”王夫之论诗,“以意为主”,因此在情与景的关系上,要求把情放在首位,景服从于情并表现情,使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语待景语而厚,景语因情语而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交融。但二者相较,情语更难写好,所以王夫之认为,不能写出寓情于景的“景语”,便难写出以景见情的“情语”。
王国维继承和发展了王夫之关于“景语”与“情语”的主张,进一步提出“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观点,他说:“昔人论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词家多以景寓情。其专作情语而绝妙者,如牛峤之‘甘(须)作一生拼,尽君今日欢’;顾恍之‘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欧阳修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美成之‘许多烦恼,只为当时,一饷留情’。此等词求之古今人词中,曾不多见。”(人间词话删稿)
王夫之的“景话”与“情语”说,进一步阐释了“情中景”、“景中情”、情景二者的辩证关系,对于明代单纯言情或单纯写景的诗风,具有纠偏补弊的作用。而王国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观点,则更总结出“一切景语皆情语”科学结论,也就是说,写景的目的,就是为了抒情。诗人创作时情景交融,描写景物的“景语”,其本质就是抒情的,就是“情语”,因而更符合诗人创作时的情感诉求,更具有科学性。
-
古文观止·史记·孔子世家赞① 太史公曰: 《
-
胡铨 绍兴八年十一月日 (1) ,右通直郎枢密院编修官臣胡铨 (2) ,谨斋沐裁书 (3) ,昧死百拜献于皇帝陛下 (4) : 臣谨案: 王伦本一狎邪小人 (5) ,市井无赖 (6) ,顷缘宰相无识
-
《丧母饮酒食肉 阮籍 司马昭 何曾》原文、出处、述要和作者资料
阮籍遭母丧,在晋文王坐,进酒肉。司隶何曾亦在坐,曰:“明公方以孝治天下,而阮籍以重丧显于公坐饮酒食肉,宜流之海外,以正风教。”文王曰:“嗣宗毁顿如此,君不能共忧之,何谓?且有疾而饮酒食肉,固丧礼也。”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技开头的古诗词,内容包括用鼎、盛、科、技、四字开头做对联或诗词,谢谢谢谢,术字开头的诗句,梁壮壮薛小艺在一起每个字开头诗句。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拟行路难·其四》南北朝: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
-
烟外倚危楼,初见远灯明灭。却跨玉虹归去,看洞天星月。当时张范风流在,况一尊浮雪。莫问世间何事,与剑头微吷。
-
女主人公一面誓死维护爱情,一面从内心发出沉重的叹息:娘呀天啊,为什么就不相信我是有眼力的呢!这一声叹息,使得诗的内容变得沉甸甸的。
-
《先秦散文·公孙龙子·迹府(节选)》原文鉴赏
-
(清)李雯 云里石头开锦缝, 从来不许嵌斜阳①。 何人仰见通霄路②, 一尺青天万尺长。 【题解】 一线天在黄山南部玉屏峰,为登玉屏峰顶之要道。道在两峰之间,狭长如巷,只容一人通过,仰望高空,无垠蓝天惟
-
作者: 曹增渝
-
宋词典故·青眼 【出典】 《世说新语·简傲》:“嵇康与吕安善……(稽)喜出户延之,不入。”南朝梁·刘孝标注引《晋百官名》:“嵇喜字公穆,历扬州刺史,康兄也。阮籍遭丧,往吊之。籍能为青白眼,见凡俗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