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孟浩然《宿建德江》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孟浩然《宿建德江》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宿建德江 .[唐].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题解】 唐代孟浩然的五言 绝句。建德江,即今浙江省新安 江,由于经过建德县,所以这样称 呼。孟浩然曾漫游吴越,在建德江 边住宿过,因而写了这首诗: “移 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 树,江清月近人。”诸(zhǔ主) , 水中间的小洲。这首诗是说,把船 停靠在烟雾笼罩的小洲边,日落时 旅客又增添了新的愁绪。原野广 阔,远望好象天比树低; 江水清 沏,映在水中的月亮好象和人更接 近了。诗中主要写景,但又寄寓着 作者的思乡之情。 【注释】 ①建德江:浙江上游的一段,因在建德县境内,故称“建德江”。②烟渚:暮烟中的洲渚。③“野旷”句:原野空旷,天边地平线比树还低。月:指江中月影。
【译文】 水烟空蒙,船泊江中洲,暮霭淡淡,游子添新愁。抬 望眼,茫茫天宇下,原野空阔,暮云似与高树接;低首处,清清江水中,苍穹倒映,人儿仿佛近明月。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羁旅之思的诗。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 属浙江)的一段江水。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 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它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 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颇 有特色的。 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 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 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第二句“日暮客愁新”,“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联系, 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为日落黄昏,江面上才水烟蒙蒙。同时 “日暮”又是“客愁新”的原因。“客”是诗人自指。若按旧日作诗的 所谓起、承、转、合的格式,这第二句就将承、转两重意思糅合在一句 之中了,这也是少见的一格。为什么“日暮”会撩起“客愁新”呢?我 们可以读一读诗经里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 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王风·君 子于役)这里写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 时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借此,我们不也正可以理解 此时旅人的心情吗?本来行船停下来,应该静静地休息一夜,消除 旅途的疲劳,谁知在这众鸟归林、牛羊下山的黄昏时刻,那羁旅之愁 又蓦然而生。 接下去诗人以一个对句铺写景物,似乎要将一颗愁心化入那空 旷寂寥的天地之中。所以沈德潜说:“下半写景,而客愁自见。”第三 句写日暮时刻,苍苍茫茫,旷野无垠,放眼望去,远处的天空显得比 近处的树木还要低,“低”和“旷”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第四句 写夜已降临,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 那么近,“近”和“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野旷天低树,江 清月近人”。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的。 诗的第二句就点出“客愁新”,这三、四句好似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 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 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近! 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诗也就戛然 而止了。 然而,言虽止,意未尽。试想,此刻那亲近的明月会在诗人的心 中引起什么呢?似有一丝喜悦,一点慰藉,但终究驱散不了团团新 愁。新愁知多少?“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 洛京”(自洛之越)。诗人曾带着多年的准备、多年的希望奔入长 安,而今却只能怀着一腔被弃置的忧愤南寻吴越。此刻,他孑然一 身,面对着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羁旅的惆怅, 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千愁万绪, 不禁纷至沓来,涌上心头。“江清月近人”,这画面上让我们见到的 是清澈平静的江水,以及水中的明月伴着船上的诗人;可那画面上 见不到而应该体味到的,则是诗人的愁心已经随着江水流入思潮翻 腾的海洋。这一隐一现,一虚一实,相互映衬,相互补充,正构成一 个人宿建德江,心随明月去的意境。是的,这“宿”而“未宿”,不正意 味深长地表现出“日暮客愁新”吗?“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 志,莫非自然”(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孟浩然的这首小诗正是 在这种情景相生、思与境谐的“自然流出”之中,显示出一种风韵天 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艺术美。
猜你喜欢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中山靖王“闻乐对”) 舆论的力量确实可怕,就像众人的毁谤能熔化金子一般,累积的谗言也能销蚀骨肉。 也就是说舆论力量之强大,不容忽视其他成语,诸如:“三人成虎”、“积非成是”、“千夫所指,无疾而终”等

  • 杜甫《茅堂检校收稻二首》全诗赏析

    香稻三秋末,平田百顷间。喜无多屋宇,幸不碍云山。御夹侵寒气,尝新破旅颜。红鲜终日有,玉粒未吾悭。稻米炊能白,秋葵煮复新。谁云滑易饱,老藉软俱匀。种幸房州熟,苗同伊阙春。无劳映渠碗,自有色如银。

  • 孟浩然《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郎》全诗赏析

    苦学三十载,闭门江汉阴。用贤遭圣日,羁旅属秋霖。岂直昏垫苦,亦为权势沈。二毛催白发,百镒罄黄金。泪忆岘山堕,愁怀湘水深。谢公积愤懑,庄舄空谣吟。跃马非吾事,狎鸥宜我心。寄言当路者,去矣北山岑。

  • 《戏说·书缘·诗路》牧之散文赏析

    一最近,偶遇一位久别的好友,他劈头便狠狠地发出嬉戏之问:“都参加革命几十年了,还没混上一官半职,你这作家诗人是怎么当的?”无言以对

  • 《和游景叔月报三捷赏析》

    这首诗多次被用为诗歌鉴赏的材料,但对其鉴赏的文字却非常少。这并不是黄庭坚的诗中佳作,但代表了他的诗歌特色:“点石成金”,“无一字无来处”,风格奇硬拗涩。全诗整体用典,局部诗句也用典,所以意思有点难理解。 首先说说标题,“和游景叔月报三捷 ”细心地读者一眼就会发现这是一首应和诗。古

  • 辛弃疾《水调歌头》全诗鉴赏

    酒罢且勿起,重挽史君须。一身都是和气,别去意何如。我辈情锺休问,父老田头说尹,泪落独怜渠。秋水见毛发,千尺定无鱼。望清阙,左黄阁,右紫枢。东风桃李陌上,下马拜除书。屈指吾生馀几,多病故人痛饮,此事正愁

  • 白居易《七年春题府厅》全诗赏析

    潦倒守三川,因循涉四年。推诚废钩距,示耻用蒲鞭。以此称公事,将何销俸钱?虽非好官职,岁久亦妨贤。

  • 继父散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散文吗?散文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写散文,多数时候都离不开事件。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完成一篇优秀的散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继父散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继父散文 篇1  人都应该没有权力选择去选择自己的父亲,那么这个“父亲”就是给了我们生命的父亲,当然没得选。而我的这个爸爸却是由我选的,这当中还有个很有趣的故事。  十年前父亲因病逝世,母亲寡居七年,在农村,没有男人在的日子是艰难的,比如说:

  • 《韩愈·圬者王承福传》文章鉴赏

    《圬者王承福传》是韩愈为一位名叫王承福的泥瓦匠作的传,这篇文章完成于安史之乱以后,约为唐德宗十七(801)年。王承福世代都是京都长安人,天宝之乱年间他打仗立了功勋,朝廷给他封功,他却没有接受俸禄,而是回到家乡做了一名泥瓦匠。

  • 岑参《稠桑驿喜逢严河南中丞便别(得时字)》全诗赏析

    驷马映花枝,人人夹路窥。离心且莫问,春草自应知。不谓青云客,犹思紫禁时。别君能几日,看取鬓成丝。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