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登垂虹亭二首》作者|全诗原文|赏析|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登垂虹亭二首》作者|全诗原文|赏析|鉴赏

张元幹

一别三吴地, 重来二十年

疮痍兵火后, 花石稻粱先。

山暗松江雨, 波吞震泽天。

扁舟莫浪发, 蛟鳄正垂涎

熠熠流萤火, 垂垂饮倒虹

行云吞皎月, 飞电扫长空。

壮观江边雨, 醒人水上风。

须臾风雨过, 万事笑谈中。

这两首诗作于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是年春天,金兵南下,高宗从扬州仓皇渡江逃难,江北地区,大都失守。直到初秋,局势才稍为稳定。这时作者由故乡重来吴越,过吴江垂虹亭,感叹今昔,赋诗二首。

诗的首章,抒发了诗人旧地重游之感和对于时局的忧虞之情。开头两句:“一别三吴地,重来二十年。”三吴指苏南浙西一带地区。作者在二十年前(徽宗大观四年)曾在吴越一带作客,那时正值承平,自己也正当壮年,如今重到这里,人已垂老,国家的局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者抚今思昔,以三四两句:“疮痍兵火后,花石稻粱先,”表示自己深沉的感慨。自从三年前金兵攻入中原以后,汴京失守,北方大地,疮痍满目,江淮地带,也沦为战区。而在宣和年间,朝廷却不恤民力,在江南一带征花石纲,全不关心农事,使得人心涣散,民怨沸腾。二十年间的往事,真是触目惊心。第五六两句,写这次重过垂虹亭,正值雨天,松江上面一派阴云;远处的山峰,都消失在云雾中间;太湖湖面,卷起吞天的波涛,而江南的局势也还没有完全安定。“山暗松江雨,波吞震泽天,”正是此刻的实况。结尾两句:“扁舟莫浪发,蛟鳄正垂涎。”作者有感于当前风涛的险恶,深深地警戒自己说:“这扁舟可不能轻率地开发啊,水里的蛟鳄,正在向人垂涎呢!”对当时的局势来说,这两句也有双关的语意,在江南的朝廷里,也正有坏人,企图伺机作乱哩。

次章写垂虹亭畔秋晚下雨的情况。作者登上垂虹亭之后,适逢初秋的傍晚。亭子的周围,闪动着熠熠的萤火;长长的垂虹桥,仿佛正垂在江边进行虹吸。雨是刚刚才停止的,仰视天空,行云吞没了皎洁的月亮,闪电扫过长空而来。接着又下起了晚雨,烟水苍茫的太湖上,一片迷蒙的雨景。闪电从云层里映起红光,呈现出壮观的景象。秋风从江面上卷来醒人的凉意。一会儿,风雨过去了,在笑谈中又出现了雨后的清景。天时是多么变化无常啊!这首诗的结尾两句“须臾风雨过,万事笑谈中”。是作者此刻对天时的愿望,也是他对时局的愿望吧。

猜你喜欢
  • 典故“榴开百子”鉴赏和评析

    石榴为石榴科落叶灌木,又名丹若、涂林,安石榴,原产于波斯一带,汉代时始传入我国。晋张华《博物志》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 石榴可分为花石榴和果石榴两类。花石榴,叶茂且花

  • 陈鸿《来时的路,已迷雾笼罩》散文鉴赏

    红尘中一路走来,或曲曲折折,或明明暗暗。那点风雨,打在身上,只是男儿必尝的人生五味罢了。只是求索的路上,心灵的磨难与纠结,却是最难

  • 王安石《北山》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王安石《北山》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③ 【注释】 ①北山:即王安石晚年寓居的钟山,南京市东的紫金山。南朝周颙曾隐居钟山,孔稚圭作《北山移文》,假钟山为名

  • 5..1劳动节的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5..1劳动节的古诗词,内容包括五一劳动节的古诗,关于五一劳动节的古诗,五一劳动节的古诗。五一劳动节的古诗如下:《悯农》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2、《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 李商隐《夜雨寄北》诗意|阅读答案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一首非常奇特的抒情诗。整个的写法以诗人的思想感情活动为中心线索

  •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题解】 这首诗是作者辞去官职,告老还乡时写的,当时,他已经85岁。他回故乡后写了两首诗,这是第一首。他离开家乡几十年,突然回到家乡,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写得形象、生动、幽默,富有情趣,真实

  • 读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

    名言: 读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 句意: 诗书学问只有勤奋才能得到, 不勤奋学习便只好腹中空空, 须知为学的开初起点聪明和愚笨原是一样的。 出处: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

  • 刘禹锡《送义舟师却还黔南》全诗赏析

    黔江秋水浸云霓,独泛慈航路不迷。猿狖窥斋林叶动,蛟龙闻咒浪花低。如莲半偈心常悟,问菊新诗手自携。常说摩围似灵鹫,却将山屐上丹梯。

  •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赏析》

    【注释】:多景楼在京口(今江苏镇江 )北固山甘露寺内。这里面临长江,地势突兀,极目远眺,万里山川可收眼底 。乾道六年(1170)知润州军州事陈天麟重建,并作《多景楼记》云 :“至天清日明,一目万里,神州赤县 ,未归舆地,使人慨然有恢复意。”

  • 李白《过汪氏别业其二》全诗赏析

    畴昔未识君。知君好贤才。随山起馆宇。凿石营池台。星火五月中。景风从南来。数枝石榴发。一丈荷花开。恨不当此时。相过醉金□。【垒土换缶】我行值木落。月苦清猿哀。永夜达五更。吴歈送琼杯。酒酣欲起舞。四座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