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盆池五首(其五)》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池光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数瓶。
且待夜深明月去,试看涵泳几多星。
韩愈爱盆池,爱池中的荷,爱池中的鱼,爱池中的水。这水虽然少得微不足道,却大有洞庭的胸怀。那粼粼水光与天色相接,交相辉映,浑然融一,那一池碧波荡漾着苍天的倩影。这水天一色“共青青”的景象,不也是“涵虚混太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么!诗人按捺不住心头的冲动,又打来几瓶新水往池中倾倒而去。于是,盆池里水势暴涨,波涛汹涌。“拍岸”二字力过千钧,使人仿佛觉得面对的不是小小盆池,而是浩渺湖泊,是苍茫大海,恍若看见惊涛扑面来,听到骇浪撞击声。
第三句,诗人用“且待”二字轻轻一顿,让读者耐心等待,待到明月隐去时,再看这新添了几瓶水的池中有多少星光闪烁。因为在没有明月的夜幕上,星光才亮得耀眼。末句写星光在水,用“涵泳”二字极有功力,给读者以想象的启示。似乎河汉之星自碧空降落,潜游盆池水中,竞相吐放璀璨的光辉。这是一个水晶宫一般的神奇景象。它令人迷恋和向往,令人激动和振奋。
三国时,雄心勃勃的曹操曾登山望海,吟出“日月之行,若在其中;星汉灿烂,若在其里”(步出夏门行)的千古名句,抒写他博大的胸怀和高远的理想。生活于中唐的韩愈,面对弊端百出的人生社会和骈文充斥的文坛,素有力挽狂澜之志。从他借小小盆池,“试看涵泳几多星”的奇妙诗句里,人们不也能感受到诗人那广阔的胸襟和美好的追求么。
-
这是一首抒写情人间惜别的词作。词一开头就直叙惜别之事“送君南浦”,这是一句中国古代诗词中经常出现的诗句。
-
促漏遥钟动静闻,报章重叠杳难分。舞鸾镜匣收残黛,睡鸭香炉换夕熏。归去定知还向月,梦来何处更为云。南塘渐暖蒲堪结,两两鸳鸯护水纹。
-
【原题】:鲁漕按行诸郡以所得江山之秀形之篇章灿然成轴出以相示卒未能尽和且作数语以报来辱
-
人间有此白玉京,罗浮见日鸡一鸣。南楼未必齐日观,郁仪自欲朝朱明。(刘梦得有诗,记罗浮夜半见日事。山不甚高,而夜见日,此可异也。山有二石楼。今延祥寺在南楼下,朱明洞在冲虚观后,云是蓬莱第七洞天。)东坡之
-
【释义】 古代格言。意思是说物极必反,警戒世人不可过于盲目地追求,甚至不择手段地追求。建议人们干事要顺其自然。 该句出自 《礼记·曲礼上》。 极: 顶点; 反: 向反面转化。事物发展到极点,会向相反方
-
鲁迅《无声的中国——二月十六日在香港青年会讲》全文、注释和赏析
以我这样没有什么可听的无聊的讲演,又在这样大雨的时候,竟还有这许多来听的诸君,我首先应当声明我的郑重的感谢。 我现在所讲的题目是: 《无声的中国》。 现在,浙江,陕西,都在打仗,那里的人民哭着呢还是笑
-
忽忆芳时频酩酊,却寻醉处重徘徊。杏花结子春深后,谁解多情又独来。
-
寂寞申公谢客时,自言已见穆生机。绾臧下吏明堂废,又作龙钟病免归。 作品赏析【原题】:元祜元年二月八日,朝退,独在起居院读《汉昼妒.儒林传》,感申公故事,作小诗一绝
-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
名言: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
“绮”本意为“有 花纹的丝织品”,后来引申为“美丽”,“绮怀”自是一种美丽的情怀,对清代诗人黄景仁来说,这种美丽来自一种爱情失落无处寻觅的绝望,因而更加凄婉动人。 黄景仁年轻时曾同 自己的表妹两情相悦,但故事却仅有一个温馨的开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