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璞·游仙诗 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郭璞
逸翮思拂霄,迅足羡远游。清源无增澜,安得运吞舟?
珪璋虽特达,明月难暗投。潜颖怨青阳,陵苕哀素秋。
悲来恻丹心,零泪缘缨流。
郭璞生活在西晋末、东晋初,这是一个混乱而又不争气的时代,“八王之乱”使西晋王朝一蹶不振,在内乱外患交并发生的情况下,西晋灭亡了。东晋小朝廷偏安江左,不思振拔,许多有识之士,对社会现实极为不满,有的向老、庄哲学中讨生活,使得玄风大振;有的则渴望山林隐遁,远离混浊的尘世。郭璞是一位有政治敏感有抱负的诗人和学者,在“平典似道德论”的玄言诗风行了半个多世纪之后,郭璞的十四首游仙诗,在东晋诗坛上放射出奇异的光彩。虽然游仙诗并非始创于郭璞,但游仙诗到了郭璞笔下,传统的写法打破了。李善在文选注中说:“凡游仙之篇,皆所以滓秽尘网,锱铢缨绂(看不起当官的),餐霞倒景,饵玉玄都。”但郭璞的游仙诗,却不是主要描绘虚无缥缈的仙山灵域,而是“假栖遁之言,而激烈悲愤,自在言外。”(刘熙载艺概·诗概)正如钟嵘所评:“(郭璞)游仙之作,词多慷慨,乖远玄宗。……乃是坎壈咏怀,非列仙之趣也。”(诗品卷中)这是郭璞游仙诗的一大创举,也是在游仙诗内容上的一大革新。
郭璞的游仙诗,所以赢得众口交赞,还在于它在艺术上的创新。游仙诗与玄言诗在内容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都有道家思想的影响,都歌颂隐逸。但玄言诗犹如老庄哲学的讲义,淡乎寡味,缺乏遒丽之辞和诗歌的艺术形象性,所以遭到许多人的批判。郭璞的游仙诗,“文体相辉,彪炳可玩,始变永嘉平淡之体,故称中兴第一。”(诗品卷中)郭璞用他的“灵变”打破了玄言诗的平淡,用他雕采艳逸的诗歌形象,打破了玄言诗的为老庄思想作义疏,“会合道家之言而韵之”的破坏诗歌形象的做法,所以郭璞的出现,玄言诗遭到了致命的打击,不久便销声匿迹了。明白了以上几点,我们再来欣赏这首游仙诗就比较方便了。
这首诗可以说是“坎壈咏怀”的代表作,他慨叹人世的才智之士在现实中受到压抑,有抱负未必能实现,只有山林隐遁,才是他们的归宿。开头两句,便是抒写自己的远大抱负的。他想让迅疾善飞的翅膀薄天拂霄而飞,如同大鹏鸟似的,扶摇直上,一飞戾天。他自认为长着一双能够迅疾奔跑的双足,可以驰骋千里,远游四方。但当时的社会,并没有给他提供施展才智的机会,他好像被世俗的尘网缚住了手足,捆住了翅膀,这如同在没有大波大浪的清浅流水之中,吞舟的大鱼又怎能在潜泽之中运行呢?
“珪璋虽特达,明月难暗投”两句,说明自己才德兼备,不借外助,但才德不为人识,犹如明珠暗投一样。“珪璋”是玉器名,古代朝聘之礼要持玉器,一般玉器要用帛包裹,但珪璋可以独行,所以说“特达”。古人常以玉比人的品德,比喻有才德的人不借外助。“明月”即明月珠,“明珠暗投”用汉书·邹阳传的典故,后来常用此典比喻怀才不遇。结合郭璞的身世来考察,便可明白这两句诗的含蕴。郭璞不仅文章冠绝一时,阴阳算历卜筮之术无所不精,而且有政治远见。南渡之后曾多次向晋元帝及明帝上疏献策,力主省刑大赦,缓和社会阶级矛盾,全力对抗外族势力的南侵。但最终也无济于事。他先在王导幕下当一个参军,又补著作佐郎,迁尚书郎,后王敦又让他做记室参军,终生位末名卑。王敦谋逆,让他卜卦,他说:“无成,寿且不久。”他企图用卜筮的手段,对抗王敦的反叛行动,因此激怒王敦,遭致杀身之祸。他作为王氏的幕僚,真可谓明珠暗投啊!“潜颖怨青阳,陵苕哀素秋”两句,言植物因所处境地不同,有的怨春光来迟,有的恨风霜早至,以此比喻隐微的人恨不能显达,而显达的人又恨荣华不能长保,他们各有其悲,言外之意是不如隐遁。“潜颖”指在幽潜之处长出禾穗的植物,“陵苕”指在高处翘秀的植物。诗的最后两句,以无可奈何的哀叹作为结穴;他空怀一片丹心而报国无门,不得不悲痛得让眼泪沿着帽带流淌。这也可以看出求仙也好,隐遁也好,都不能得到解脱,因为他本来就不是追求列仙之趣的。
此诗在艺术表现上的特点是通篇用比喻,这在诗中是少见的,每一句的比喻都含有象喻性,一二两句比喻志气远大,不受羁绁。三四两句比喻尘世局促,有志之士难以容身。五六两句,珪璋特达以喻才德,明珠暗投,喻有才德之人不被知遇。“潜颖”比穷促隐微之人,“陵苕”喻位高显达之辈。所以说“通首皆以比意出之。”(张玉谷古诗赏析卷十二)十句诗有三联对仗,语言形象鲜明,艺术风格挺拔而俊逸。
-
香醅浅酌浮如蚁,雪鬓新梳薄似蝉。为报洛城花酒道,莫辞送老二三年。
-
李贺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我爱积极累古诗词手抄报,内容包括我爱古诗手抄报,我爱古诗词手抄报怎么做,我爱古诗词手抄报怎么做。古诗鉴赏哥舒歌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注解:窥:窃伺。2、临洮:今甘肃泯县,秦筑长城西起于此。译文:黑夜里北斗七
-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出处】唐韦应物《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意思】老友重逢,欢笑融洽的情态 一如从前,只是人已头发稀疏,两鬓斑 白了。萧疏:稀疏。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亲友故旧重 逢
-
[唐]孟郊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
-
断续巫山雨,天河此夜新。若无青嶂月,愁杀白头人。魍魉移深树,虾蟆动半轮。故园当北斗,直指照西秦。并照巫山出,新窥楚水清。羁栖愁里见,二十四回明。必验升沉体,如知进退情。不违银汉落,亦伴玉绳横。万里瞿塘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相关试题及答案 1、 诗语言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首句用了一个“独”
-
南徐报政入文昌,东郡须才别建章。视草名高同蜀客,拥旄年少胜荀郎。黄河一曲当城下,缇骑千重照路傍。自古相门还出相,如今人望在岩廊。
-
国学名句“明主之国,令者,言最贵者也;法者,事最适者也”出处和解释
【名句】明主之国,令者,言最贵者也;法者,事最适者也 语出《韩非子·问辩》。在圣明君主的国家中,命令是最高贵的言辞;法律是处理政事最适宜的准则。
-
林亭一出宿风尘,忘却平津是要津。松阁晴看山色近,石渠秋放水声新。孙弘阁闹无闲客,傅说舟忙不借人。何似抡才济川外,别开池馆待交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