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作品《题竹石画》鉴赏和精讲
其 一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其 二
竹枝石块两相宜,群卉群芳尽弃之。
春夏秋时全不变,雪中风味更清奇。
这两首是作者题他自作的竹石画的配画诗。第一首原题竹石;第二首,原无题目,是新版郑板桥集的补遗诗。
这些诗,文字通俗畅脱,不须多作诠释就会明白。诗人是借竹子的不畏风寒,不嫌贫瘠,巍然挺立苍峰破岩之间的可敬英姿、可佩精神激励人们,也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与为人准则。
-
山林吾丧我,冠带尔成人。莫学嵇康懒,且安原宪贫。山阴多北户,泉水在东邻。缘合妄相有,性空无所亲。安知广成子,不是老夫身。
-
《阮郎归 初夏》·苏轼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苏轼有不少描写淡雅清新之景的词和表现日常生活情趣的词作,
-
明代民歌 相对于唐宋,明代的诗坛略显得沉寂
-
古文观止·先秦文·《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初
-
"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这句格言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治理高效与否取决于是否有足够多的贤良之士。他们具备才智和德行,能为国家献策决策。如果贤良之士众,就意味着可以集思广益,国家的治理会更加顺畅。相反,如果缺少贤良之士,治理就会流于浅薄,国家的发展也会受限。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和吸引更多的贤良之士,为国家的繁荣稳定作出贡献。
-
训曰:凡人进德修业,事事从读书起。多读书则嗜欲淡,嗜欲淡则费用省,费用省则营求少,营求少则立品高。 【注释】 修:研究,学习。求:寻求。品:品质。 【译文】 训令说:人生增进道德和成就功业,都要从读书
-
天时人事常多故,一岁春能几处游。不是尘埃便风雨,若非疾病即悲忧。贫穷心苦多无兴,富贵身忙不自由。唯有分司官恰好,闲游虽老未能休。
-
苏子由汉文帝论 老子曰:“柔胜刚,弱胜强。”汉文帝以柔御天下,刚强者皆承风而靡。
-
百牢关外夜行客,三殿角头宵直人。莫道近臣胜远使,其如同是不闲身。
-
晨起凌严霜,恸哭临素幔驾言百里途,恻怆复何为。昨者仕公府,属城常载驰。出门无所忧,返室亦熙熙。今者掩筠扉,但闻童稚悲。丈夫须出入,顾尔内无依。衔恨已酸骨,何况苦寒时。单车路萧条,回首长逶迟。飘风忽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