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永遇乐(落日金)》原文、注释和点评 -全宋词
中州④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⑤。铺翠冠儿⑥, 捻金雪柳⑦,簇带⑧争济楚⑨。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 见⑩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注释】
①落日金:夕阳带着一抹金 黄,那耀眼的光芒就像正在燃烧 的金子一样。
②染柳烟浓:柳色宛如烟云所而 更浓。
③吹梅笛怨:笛吹奏出梅花落 的凄凉悲怨的曲调。
④中州:古代中国有九州,河南 地处九州的中心,故称中州。这 里指北宋都城汴京,即今河南开 封。
⑤三五:阴历每月十五日。
⑥铺翠冠儿:用翡翠装饰帽子。
⑦捻金雪柳:用捻成的金线装饰 雪柳。雪柳,用素娟白纸搓成的 柳枝状装饰物。
⑧簇带:插戴很多。宋代俗语。
⑨济楚:整齐漂亮。宋柳永木兰 花:心娘自小能歌舞,举意动容 皆济楚。
⑩怕见:懒得。
【评点】
张端义贵耳集:易安居士李氏,赵明诚之妻。……南渡 以来,常怀京洛旧事。晚年赋元宵永遇乐词云:“落日镕金, 暮云合璧”,已自工致。至于“染柳烟轻,吹梅笛怨,春意知几 许”,气象更好。后叠云:“于今憔悴翠,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 去”,皆以寻常语度入音律。炼句精巧则易,平淡入调者难。
张炎词源:昔人咏节序,不惟不多;付之歌喉者,类是 率俗,不过为应时纳祜之声耳。……至如李易安永遇乐云: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此词亦自不恶。而以俚词歌 于坐花醉月之际,似乎击缶韶外,良可叹也。
谢章铤赌棋山庄集:柳屯田晓风残月,文洁而体清;李 易安落日暮云,虑周而藻密。综述性灵,敷写气象,盖骚骚乎 大雅之林矣。
-
吾怜宛溪好,百尺照心明。何谢新安水,千寻见底清。白沙留月色,绿竹助秋声。却笑严湍上,于今独擅名。
-
理世固轻士,弃捐湘之湄。阳光竞四溟,敲石安所施。铩羽集枯干,低昂互鸣悲。朔云吐风寒,寂历穷秋时。君子尚容与,小人守竞危。惨凄日相视,离忧坐自滋。尊酒聊可酌,放歌谅徒为。惜无协律者,窈眇弦吾诗。
-
《琐窗寒》一名《锁窗寒》,双调九十九字。前片十句,四仄韵;后片十句,六仄韵。据近人杨铁夫《梦窗词笺释》中说:“题标‘玉兰’,实指去姬,诗之比体;上阕映合花,下阕直说人,又诗之兴体。”“梦窗一生恨事全见。” “绀缕”三句,状玉兰的叶与
-
对我这样一个从未踏足青海这片土地、从未见过一个藏人、从未遇到一个藏汉译者的人来说,龙仁青身上的异质性太显而易见了。“下个月有个龙仁
-
朝渴饮清池,暮饱眠深栅。◇媿主人恩,自非杀身难报德。主人施恩不待报,哀尔胡为网罗获。南山蔼蔼动春阳,吾欲纵尔山之傍。岩崖雪尽飞泉溜,涧谷风吹百草香。饮泉啮草当远去,山後山前射生户。
-
旧隐三年别,杉松好在不?我今尚眷眷,此意恐悠悠。闭户时寻梦,无人可说愁。还来送别处,双泪寄南州。
-
梁有汤惠休,常从鲍照游。峨眉史怀一,独映陈公出。卓绝二道人,结交凤与麒。行融亦俊发,吾知有英骨。海若不隐珠,骊龙吐明月。大海乘虚舟,随波任安流。赋诗旃檀阁,纵酒鹦鹉洲。待我适东越,相携上白楼。
-
《题红叶》是一首古文诗,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这首诗从红叶的自然景象中抒发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写红叶在秋风中飘扬,如同人生的苍凉。诗人意在提醒人们珍惜时间,珍惜生命,不要荒废青春,因为时光转瞬即逝,只留下无尽的惋惜。这首诗曾被王之涣引用在《登鹳雀楼》中,成为经典佳句,具有深远的影响力。通过诗人的笔墨,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深邃的思考和对岁月的回忆。《题红叶》创作于文化繁荣的唐代,但它的主题和情感却是跨越时代的,仍然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
夫风化之本,在于正人伦;人伦之正,存乎设学校。|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夫风化之本,在于正人伦;人伦之正,存乎设学校。》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凄凄苦雨暗铜驼,袅袅凉风起漕河。自夏及秋晴日少,从朝至暮闷时多。鹭临池立窥鱼笱,隼傍林飞拂雀罗。赖有杯中神圣物,百忧无奈十分何。